一个人因为喜欢运动而去运动,另一个人因为“15天要瘦15磅”的目标而去运动,这两个人有什么不同?答案在于自主权。
心理学对自主权的定义是“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做出的选择”。自主权是人们提升自我,设立目标时至关重要,但一直被忽视的一个因素。如果有人告诉你,要瘦身,你必须运动到筋疲力尽,同时少吃东西,你会怎么办?你会失去自主的感觉,而不是真正的自主权,最终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不再运动,该怎么吃还是怎么吃。
这就意味,你可以压抑自主感,在一段时间内按照某个方案的要求去做,但最终还是会收回自主权。这种情况不仅限于来自其他人的要求,我们自己设定的目标也会让自己失去自主感。
自主权的两个层面
设定目标的最佳策略不仅需要保护自主权,还要加强自主感。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自主权有两个层面,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自主权的反面是奴性,奴性在这两方面的表现是这样的。
意识层面的奴性:比如你想瘦,于是决定不吃蛋糕。接着你看到一块蛋糕,你最终把蛋糕吃了。这时意识层面的渴望(瘦身,不吃蛋糕)被潜意识层面的渴望(吃蛋糕)控制了,你感觉自己就像蛋糕的奴隶。
潜意识层面的奴性:比如你想瘦身,于是决定不吃蛋糕。接着你看到一块蛋糕,你控制住了自己,没吃蛋糕。这是潜意识层面的渴望(吃蛋糕)被意识层面的渴望(瘦身,不吃蛋糕)控制了,你有一种被剥夺的感觉,因为你还是想吃蛋糕。
是不是好像怎样做都是失败?无论你吃不吃蛋糕,身体中总有某个部分感觉被控制了。打破这个困境的唯一持久,彻底的办法,就是让意识和潜意识具有相同的渴望。如果你在意识层面为了瘦身不想让自己吃蛋糕,而且潜意识层面没有吃蛋糕的强烈愿望,就会产生一种双赢的局面,因为意识和潜意识层面都不想吃蛋糕。这样我们就会开始养成习惯,也就是通过训练,让意识和潜意识层面的偏好一致。
微习惯策略的目标会保护你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上的自由感。当一切由你说了算,当策略足够灵活,能适应你的生活和潜意识中的渴望,你做出的逐步改变就能持续一生。
未完待续......
每天进步一点点,用积累的心态,在学习中创造,在生活中落地。在此共勉共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