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工作了劳累的一天,带着非常疲惫的身体和即将崩溃的情绪回到家里的时候,一看到熊孩子又在那边捣乱,你简直怒气不知道往哪里发,所以你冲的孩子吼叫,甚至厮打你的孩子。
准确的说,你的情绪在你还没回家之前,就已经预见到的他即将失控。这个时候,往往我们会指责熊孩子的种种不对行为。以此为自己的情绪失控甩锅。
我经常在路上看到,一些熊孩子死活拉着自己的母亲,一定要买哪一个东西,而怒气冲冲的母亲则拽着这个孩子不停的往外走,批评指责那个熊孩子。
熊孩子干脆坐在地板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母亲还是不依不饶的把她拖上了车。夹杂着无休止的怒骂撕扯。
这样的场景见多了,我就不禁在想。这个时候他们双方的需求到底是出现了什么样的差错呢?

很简单的,我们不能要求孩子无条件的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只能自己来调整成人的需求。非暴力沟通提供的一种很好的观察方式,就是你得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需求。
1,情绪崩溃时候的解救之钥。
像我们前面说的。当你已经工作到情绪处于崩溃边缘的时候,你要做的事情,不是继续忍受孩子们的坏脾气。而是要先打一针预防针。
告诉孩子们,爸爸今天已经工作了一天。身心都已经疲累了,如果你们再惹我生气的话我会爆发的,所以请你们给我一点安慰,或者请你们安静的走开。
《非暴力沟通》作者卢森堡博士曾经这么对孩子们说过,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的孩子们会跑过来抱抱他,给了他一些温暖的安慰的话语,这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疗愈。
其实成人不一定非得摆出无所不能的、坚强的样子,特别是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和亲人的时候,适当的示弱,明确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其实你反而能够得到你意想不到的温情的疗愈。
当你累了,你需要得到休息和安慰。这是刚需。
2,非暴力沟通
再比如说,我们如果在工作中或者是在公共场合中碰到一些无理取闹的人士,你又会怎么做呢?假如我们是用针锋相对的态度的话,往往会引起剧烈的冲突。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最不希望的就是被人批评和指责,特别是但他觉得这个事情自己没有做错的时候,或者是当他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
卢森堡博士提到说,一个人愤怒其实是因为它的内在有一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他经历过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说他有一次是到巴勒斯坦,那你那边去演讲,刚刚开始就有人站起来愤怒的声讨他,说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你有资格在这里高谈阔论,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合理的生存之道?你也在我们这边生活过吗?你简直是胡说八道!
正常人碰到这样的攻击的时候,往往是会怒火冒起来,甚至会回怼回去的,因为他是想去传播自己的非暴力沟通之道,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可是却得到了这种最为强烈的攻击。
但是他并没有完全的失去理智和对方对抗起来,而是开始了自己的非暴力沟通之道,他一直在试探看到对方的需求。
他说,我听你这么一说,你希望我们能够给予你们更多的适合你们的帮助是吗?
对方还是很生气说,你根本不知道我们所处的是什么样的环境,我们这里每天每人都喝着不干净的水,每天都有炮火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孩子就是在既没有安全的场所,也没有干净的水的地方长大的?
卢森堡继续的体会对方的需要,他说,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你们能够在这边生活下来,确实需要你们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且你们的条件确实是非常的恶劣。
对方依然还在愤怒,但是口气已经弱下来了,他说是的你根本不知道,我们多么需要干净的食物,良好的环境,来确保我们能够服用我们的孩子健康长大。这难道不是你们说的民主吗?
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些良好的迹象,卢森堡不是继续说,是的,我知道你们的要求并不过分,你们只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吗?
这个时候,对方隐藏在愤怒下面的的需求终于付出水面,就是饮食、安全、教育,双方可以比较心平气和的交流了。
经过这样子的一番对话之后,对方的需求逐渐的被卢森堡博士看见接纳理解。非暴力沟通就是一个转换的技术。
3,愤怒的背后是虚弱
当有人用愤怒的语气,用狂暴的神情告诉你说指责你,你会怎么做?正常人的第一反应是怼回去,现在这个世界谁怕谁。
可是我们要知道,一个愤怒的人往往也是一个极度虚弱的人,因为他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会感到愤怒,愤怒的人是没有办法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过分的反应。
所以面对发怒的人,我们要做的是,看到对方的需求点和亮点,而不是和他们对峙。
比如说,在我的工作中经常会看到有一些孩子会非常生气的发怒吼,往往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别人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动作,或者是拿了他的什么小玩意,他就火冒三丈。
正常这个时候我会试着先去了解他的需求,我会问他说,你生气是因为你的东西被人无力的拿走了是吗?当我能够看到对方的孩子的需求的时候,正常孩子都会告诉点点头 。
接下来我会继续澄清,其实另外一个同学拿着他的东西,可能只是一种无意的行为,并不是要冒犯他,我会让理顺彼此之间存在的一些误差点,比如说,拿走东西是不礼貌的,被拿走东西的人会觉得特别委屈,控诉然后甚至升级到打架 。
其实孩子的世界无非就是成人世界的一个缩影,他们争吵打架甚至是校园欺凌,无非就是因为自己内心没有得到爱和尊重,比如说他自己心爱的东西被人无缘无故地拿走了,并且是损坏了,就会让一个孩子感到天都要塌下来的那种崩溃。
我们包括主要做的就是,及时的去看到他的损失并且安抚他的情绪,看到他被尊重,被理解的需要,而这当孩子的这份情绪被接纳被看见被理解的时候,他的自然情绪也就自然下来了。
很多时候我们看起来好像是怒气冲冲的孩子,往往他只是想表达一个小小的需求。非暴力沟通呢,我们看到了一种方式,就是我们不再只看到表面的行为,还是看到这个行为下面所隐含着的需要。
可能他们仅仅只是需要被爱,被尊重,被接纳。我常常有这种感觉,就是当我们试着对别人表现出我们的爱和接纳尊重的时候,我们也能够收获对方同样的爱和理解尊重。
我想这也是人际交往,所必须秉持的一些原则和观点,每个人都带着各种各样的观念感受情绪在碰撞,而在碰撞的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是包容和理解,看到对方的需求。
对抗发怒对峙其实无助于解决事情,看到对方的需求看到张牙舞爪背后的软弱,其实我们就拥有了接近另一个灵魂的能力。
非暴力沟通提供了这样的一种方式,有四步骤,就是你得要说出对方的此时所处的一个现状,以及你对这个事情的感受,表达你的需求,并且提出一些具体的可量化的要求。
这样子双方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才能够融洽。
希望非暴力的沟通能成为我们所有人行事的一个原则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2点第761篇
2021年4月2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