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人物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趣读红楼(六) 香菱:别总说我苦命 我有我的小确幸

趣读红楼(六) 香菱:别总说我苦命 我有我的小确幸

作者: 丽蒂二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17-09-02 08:27 被阅读396次

01

《红楼梦》丰富细腻的美感,被很多刻板印象打了折扣。

比如香菱,在大家的心中,是个命若黄莲的姑娘,被人贩子拐了,被呆霸王强占了,最后又被凶悍的正室夏金桂百般欺凌。

趣读红楼(六) 香菱:别总说我苦命 我有我的小确幸

香菱尚在父亲的怀抱中,就被僧人说成是“有命无运  累及爹娘 ”,在《红楼梦》这部深受宿命论影响的小说中,此语一出,她仿佛具有了某种原罪,甚至消解了大家的同情和怜爱。

其实老天爷总有些恻隐之心,香菱这个苦命的姑娘,也有过一段静好美妙的时光。

彼时的她,和小伙伴们嬉戏打闹,弄脏了石榴裙,殷勤的公子哥宝玉为她从袭人处找来了一条新的,她喜不自胜,最后还羞涩地给了宝玉一个请求。

香菱红了脸,只管笑,嘴里却要说什么,又说不出口来。因那边他的小丫头臻儿走来说:“二姑娘等你说话呢。”香菱脸又一红,方向宝玉道:“裙子的事,可别和你哥哥说,就完了。”说毕,即转身走了。

一句“可别和你哥哥说”,藏了多少欲说还休的女儿心事,薛蟠调戏柳湘莲被暴打,她还哭肿了眼,呆霸王和痴香菱,倒也是绝配。

趣读红楼(六) 香菱:别总说我苦命 我有我的小确幸

香菱本出身官宦人家,被拐卖后只能为婢为妾,好在薛姨妈和宝钗皆宽厚怜下,善解人意的宝钗还看出她憧憬大观园许久,抽了个机会将她带了进去。她拜黛玉学作诗,投入到”茶饭不思  挖心搜胆",她“出神发呆  蹲地抠土”的身影成了园中一景,众人或捧腹大笑,或啧啧称奇,但并无讥诮之意。

宝钗嗔怪她“呆头呆脑”,她确实有些不识时务与不合时宜,想想看,其他姨娘都在忙什么?花袭人通过汇报恳谈越来越得王夫人赏识,薪酬也翻了一番;俏平儿在总经理助理的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怎么着也有半个主子的体面。可吟诗作对,用《欢乐颂》中樊胜美的话说,是能当菜吃还是能当饭吃?

但除了香菱,也没哪个姨娘会写诗啊,她说过,文字中有千钧之力,就像品了一枚橄榄。

02

宝钗为什么不教香菱作诗,因为在她的心中,作诗都不是贵族小姐的本分,对于一个小妾来说,更是僭越。

实际上文学艺术一点也不高冷,它和佛教一样讲究众生平等,它将回馈一切足够纯净、足够投入和足够勇敢的人。

元妃省亲时众姊妹齐聚作诗,黛玉闷闷不乐,因为“她只做了一首,未得展才”,写诗对于她来说,多少有些掐尖要强的意义,相比起来,香菱写诗的心思最单纯,就是因为羡慕,就是觉得好玩。

香菱温柔和顺,从一而终,可她也有自己勇敢的地方。要写诗首先要识文断字,她这个漂泊无依,被拐子打怕了的孤女,是何时学会认字的?凡事预则立,我相信她拜黛玉为师,绝对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已经默默地努力了很久。

电影《立春》剧照

这种勇敢和执着,有时会深藏在一些看似很卑微的生命个体中,比如电影《立春》中的县城音乐女教师王彩玲,龅牙丑陋,在一个几乎没有人懂歌剧的地方仍不改初心地坚持练习,一张嘴就能技惊四座;再比如著名的旅法女画家潘玉良,因为妓女的出身,绘画生涯多次被诋毁和质疑,甚至苦心创作出的名画《人力壮士》也被讽为是“妓女对嫖客的歌颂”,但她仍坚持大胆硬朗的画风,绝不妥协。

03

其实能不能一鸣惊人,能不能技惊四座并不重要,生活中的我们,很多都像呆头呆脑的香菱一样,坚持着一些似乎不太匹配的嗜好,因为我们享受着投入过后内心的丰盈与宁静,这就是我们的小确幸。

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参加过一次写作训练营,大家畅所欲言,互相指正,那阵势,正像湘云和香菱高谈阔论“杜工部之沉郁 韦苏州之淡雅”。

趣读红楼(六) 香菱:别总说我苦命 我有我的小确幸

营友来自五湖四海,而且大多是上班族,训练营接近尾声时,不少人写文总结自己写作经历,一位北京小伙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在北京她上下班坐地铁都要花一个多小时,她就盘算着在这段时间里拿手机写作,原本以为是个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好事,但后来发现还是挺困难的,因为在拥挤的地铁上穿着高跟鞋的她,常常是抓着扶手,在踉踉跄跄中掏出手机。

还有一位营友是个两孩辣妈,她非常勤奋,写文速度也极快,经常是一天交两三篇作业,还逼着大家都给她点评。她说自己有些走火入魔,老公有天很严厉地批评了她,还把她的电脑收了。

其实我们这么卖力,究竟为什么呢?我们有工作和家庭的重担,还要挤时间来做这没有报酬的精神苦役,而且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不会通过写作成名成家。

可我们还是一篇一篇地在坚持,你可以脑补一下这样的画面:繁华都市的地铁中挤满了身形疲惫、眼神涣散的上班族,一名女子拿着手机,手指在滑动,你以为她和其他人一样在回微信,在刷微博,可实际上她正在为想到了一个精准的词语或精彩的句子而暗喜,这段下班的旅途,过得很快也很充实。

还有一个疲于奔命的两孩妈妈,刚给孩子揩完屁股,就在电脑前开始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激扬文字,细碎平淡的生活是她创作的养料,而坚持创作又赋予了她灵动和神采,这是整日湮没在柴米油盐中的主妇所没有的。

尽管一篇文章结束时,我们还是要面对千疮百孔的烦恼人生。

04

与创作者和欣赏者而言,电影、诗歌、文章都不是济世良药,只是一片阿司匹林。所以我不喜欢将香菱学诗拔得太高,什么在不屈的命运中奋斗,什么世界以痛吻我,我将报之以歌之类。她不觉得自己有多苦,也没想过什么抗争,只是在这个嗜好上,有些小小的执拗和勇敢。

可香菱的岁月静好也快接近尾声了,呆霸王要迎娶夏金桂,她屁颠屁颠地忙碌着,还乐呵呵地对宝玉说:这下好了,又多了个作诗的人了----确实憨得冒傻气,连宝玉也看不下去。

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完全抛开了高鹗续写的后40回,而是一群资深红学家们揣摩曹公的意图编写了人物结局,剧中的香菱终究被夏金桂折磨而死,宝玉在她的身上放了一本诗集。

对于香菱来说,苦心孤诣地写诗,意味着什么?又能改变什么呢?我想起了一部反映藏人朝圣的电影《冈仁波齐》,没有刻意渲染信仰或悲壮,只是形形色色的藏人一次叩头也不敷衍地走在朝圣路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生就是这样:没有高潮,也没有意义,我们只能像苦行僧那样,在坚持中追寻点滴的快乐。

曹公也看穿了这一点,他既深情,又无情,他写下“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过好在还有那本诗集,让香菱忘我地专注过、满足过。

写诗就是香菱的小确幸,你的又是什么呢?还是要找一个,即使不能安身立命,也能安放心灵。

《趣读红楼》系列已经写到第六篇,感谢简友一路的支持,还是拜托大家多多点赞评论,这样我才能开足马力继续写下去。

相关文章

  • 趣读红楼(六) 香菱:别总说我苦命 我有我的小确幸

    01 《红楼梦》丰富细腻的美感,被很多刻板印象打了折扣。 比如香菱,在大家的心中,是个命若黄莲的姑娘,被人贩子拐了...

  • 我的小确幸(六)

    1、早上6点的闹钟。天已经微亮了,这是第一次早起备课。拿起放在床头边的课本,灌了热水袋,缩在被窝里看课文。 2、到...

  • 我有小确幸

    我是何其幸运的,我找到了能终其一生的伴侣,也找到了能让我“忠其一生”的兴趣爱好。 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公,...

  • 向黛玉学做写作老师

    ——读《红楼梦香菱学诗》有感 受朋友“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言论的“蛊惑”,我特意借...

  • 香菱:无法被压抑的美好(雷添怡)

    香菱,毫无疑问,是<红楼梦>这本书中众多苦命角色中的一个. 香菱,原名甄英莲,四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

  • 身边的小确幸13

    我的小确幸观 上一篇《身边的小确幸12》,有一朋友留言“小确幸是当代新词吗?有几种解释?”还真没查过如何解释小确幸...

  • 读书打卡

    今天我读的是《红楼梦》。 本章讲述了他调戏柳湘莲,被打了一顿。他到外地经商,香菱搬进大观园。香菱求黛...

  • 跛足道士为什么渡去了士隐,又去救贾瑞,却不去渡一下贾敬呢?

    跛足道士和癞头和尚同警幻仙子一样,是《红楼梦》中确写的神人。 《红楼梦》里癞头和尚出场即向士隐讨要香菱,说香菱有命...

  • 刘老师趣读《红楼》第16篇、诗魔香菱

    1 《红楼梦》第48回,写的是香菱学诗的故事,曹雪芹是在给香菱立传。香菱学诗,心无旁骛,终有所成。我被震撼到了。我...

  • 我的小确幸

    我确幸健康的度过了48个春秋,我确幸有一对善良勤劳的父母,我确幸嫁了宠我的老公,我确幸有一对慈祥的公婆,我确幸有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趣读红楼(六) 香菱:别总说我苦命 我有我的小确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uh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