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简书电影
我敢说朋友圈都在偷偷看这综艺

我敢说朋友圈都在偷偷看这综艺

作者: Sir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23:18 被阅读15次

最近后台不少梅粉都向飘飘分享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迷茫。

这些不那么正能量,却真实无比的留言,总让飘飘受宠若惊。

自己能够被当做自家人来倾诉,真是件温暖的事。

但在感动之余,也着实有点“力不从心”。

毕竟我不是阅人无数的职场达人,也尚未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所以对于一些梅粉提出的困惑,我也无法基于自身经验,给予合适的解答。

但,最近飘飘追了一部综艺,拳拳直击菜鸟痛点,辛辣之余又不失活泼,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新职员诞生记:好人》

신입사원 탄생기 : 굿피플

以下简称《新职员》,字幕来自@女汉子字幕组

职业类真人秀并不好操作,因为娱乐性和现实性之间的尺度,实在不好拿捏。

多一分娱乐,则显得闹腾;多一分现实,又过于严肃。

但这部综艺,很好地把握了两者的平衡。

开播后,口碑一路看涨。

豆瓣拿下9.5分。

在当下残酷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它几乎就是职场人的“启示录”。

节目邀请了8名律政菜鸟,在一家律所共同实习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内,他们要完成10项课题。

每项课题结束后,律所的导师律师会根据大家的工作情况,评出前2名。

实习期满后,表现最优秀的2人,可以获得转正资格。

其余的人,则淘汰离开。

考虑到律师这行专业门槛较高,节目组还设置了场外应援团。

他们会在演播室点评实习生日常表现,以通俗的方式,帮助观众理解专业内容。

除了点评之外,应援团还有一个任务——预判当期考核结果。

10次考核结果,如果应援团能命中7次,就能增加一个转正名额。

“饥饿游戏”式的赛制,注定了,实习将会是一场“厮杀”。

毕竟,8位实习生都是有备而来。

学历、智商,无一不是高能玩家。

从小到大做惯了赢家的人,这次却要面对3/4的淘汰率,任谁也不敢松懈。

强强对决,自是一出好戏。

飘飘在看这档节目的时候,最直接的感受就是——

心有余悸

因为它太真实。

哪怕是百里挑一的学霸,初入职场时的紧张和不安,还是一览无遗——

面对面试官的轮番拷问,明显不知所措。

第一次和上司吃饭,小心翼翼地用喝水演示尴尬。

迟到的时候,一路飞奔到座位上,担心被发现,喘气都不敢大声。

被批评之后,丢了面子,更担心会就此断送前路,紧张得直咽口水。

看着这些笨拙而真诚的面孔,观众也很好奇:

谁能脱颖而出,成为律所需要的“好人”?

本以为《新职员》应该是部悬疑片,主打每项任务的优胜者会花落谁家。

却没想到,观看过程中,越发觉得它像个科教片——

虽然完全是跨行业的工作,但其中的职场“潜规则”,完全可以放之四海而活用。

比如面试和收集材料,这两件人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却绝非人人都能做好。

该怎么避免踩雷?这档真人秀现身说法——

Q1: 面试中,被问到“你觉得自己的缺点是什么”时,该怎么回答?

要实事求是,如实坦白吗?

——本人的缺点,有些什么呢?

——有点叛逆气质

你看面试官的表情,这肯定不是他满意的答复。

Q2: 被问到“你为什么想来这家公司”这种必答题,该怎么说?

讲讲自己和公司的契合度?称赞这家公司的影响力?

以上两种思路,都算是保险答案。

但“我也不是特别想来”这种送命回答,绝对是雷区。

在后援团里,经验丰富的嘉宾提供了回答思路:

诚实,是最不好的战略。

当然,这不是教你撒谎。

而是,用能够显示出你潜在能力的话语,转守为攻

比如,针对刚才“性格有点叛逆”的回答,应援团给出了另一种说法:

用不一样的视线看待世界

之后,你可以再用具体事例解释“如何不一样”。

比起干瘪的总结,生动的故事,会更让人印象深刻。

说完面试,再看看最基本的工作——收集资料。

8位实习生接到的第一个课题,是针对一桩比特币的纠纷案收集资料,并在4小时内提交报告。

在限定时间内,收集有效的信息材料,又该如何操作?

拿本案来说,判例和论文通常是最有用的材料。

但是切记,不能把收集的材料不带逻辑地拼凑起来。

也不能在缺乏调查依据的基础上,直接罗列自己的观点。

看似基础的工作,已经能够区分出细节上的差距。

粗线条的实习生,提前两小时交作业,却无法提供可用的内容,还有错别字。

考虑周到的实习生,按时提交初稿,随后再重新提交完善后的版本。既不耽误接收者前期工作,也保证报告的质量。

更细致的:不仅案例齐全逻辑充分,还能想到以目录方式呈现内容,方便接收者查阅。

能感觉到,她是“一直想着下一个人来写的”。

虽说律师是个要求“标准化”的职业,但在“标准化”背后,是洞察者可以做文章的机会。

这个“文章”,就是抓住细节。

不过是寻常小事,但考虑周全的细节控,总能走在更前一步。

几期节目过后,以下两位实习生的实力慢慢凸显。

他们的表现,明显领先其他人一个身位,是被一致看好的转正对象。

虽同为种子选手,但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不同背景的成长轨迹。

林炫瑞(字幕组前期译为“林贤书”),家境优渥,头脑聪明,自信叛逆。组过乐队开过公司,实战经验丰富,“天空之城”的现实版没错了。

李时勋,家境贫困,敏感细腻。读书期间同时做四五份兼职补贴家用,仍保持专业第一名,背后的付出可想而知。

一个是天才型选手,一个是努力型选手。前者胆大,后者心细。

有一次两人共同会见委托人,将不同的处事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委托人讲述自己的情况时,李时勋全程仔细听讲,及时给予互动。

反观林炫瑞,有点心不在焉,一直在忙自己的工作。

委托人讲述完毕后,李时勋首先根据法律条文,一条条向委托人分析,案件该从何入手。 

没想到,林炫瑞却早已备好了大招。

他从案件实情出发,列出信息表格,提前撰写了诉状样本,并预想到了非常细微的方面。

连应援团都说,林的表现,已是专业律师水准。

他们的区别,就像一个停留在书本上答疑解惑,另一个已经转到线下,根据实战对症下药。

但,哪怕高下立判,观众也不会觉得李时勋“输了”。

论格局,李时勋的确一时半会还无法达到林炫瑞的视野。

但李时勋的韧劲,也是顺风顺水的林炫瑞难以磨炼的品质。

能否在职场站稳脚跟,前期可能看的是学识积累,看天赋悟性。

但越到后面,也许韧劲最强、最能坚持的人,才会慢慢发光。

原生环境带来的巨大差别,塑造了俩人迥然不同的性格和眼界。但他们有一处共同点,深得飘飘佩服: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不放弃努力。

不光是这两个人。

8位实习生,人人都是卯足了劲去工作。

毕竟职场上的成长,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传说。

这部真人秀,除了让观众回想起自己初入职场的摸爬滚打的经历,也激发了他们努力奋斗的热血。

看了之后又会有面对生活的激情!

每个人都在努力,自己更要加油!

我们都曾有过奋不顾身拼命奔跑的时光。

只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渐渐变得随遇而安。

多年前,天涯论坛有个名帖,“讲讲自己最拼命的时候有多拼”。

几百页的回复,叫醒了他们沉睡的记忆:

——为了备战考研,每天6点起床,学到凌晨1点,8个月风雨无阻。

——为了完成项目,六天一共睡了7个小时,庆功宴的时候,在饭桌上直接睡着了。

——为了考上职称,戒电视电脑,下班回家后就看书,一直复习到凌晨。

飘飘佩服他们,但也并不赞成,以身体为代价,去换取阶段性的成功。

但不可否认,这些热血的经历,能够激发你“好奇不灭、学习不停”的欲望,去不断充盈自己。

相关文章

  • 我敢说朋友圈都在偷偷看这综艺

    最近后台不少梅粉都向飘飘分享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迷茫。 这些不那么正能量,却真实无比的留言,总让飘飘受宠若惊。 自...

  • 《导演请指教》

    今天我和她一起继续看这部综艺,我们看这综艺的时候有一种共识,就是经常会看不懂。当我们看到综艺里的大众评委也经常看不...

  • 无人之处,谈及梦想,泪流满面

    1 我不敢说出我的梦想,因为我怕别人不屑的目光,带着关怀却少有鼓励的话语。我不敢说出我的梦想,只能自己偷偷的想,把...

  • 饭碗要在自己手中

    看这片金色稻田,谁敢说农田荒废,萧条冷落?这不是种得好好的吗? 看这美女村姑,谁敢说90后女孩不会种田!肩挑重担,...

  • 感情那点事儿:偷偷喜欢你

    感情那点事儿:偷偷喜欢你 文/潇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莫名地偷偷的喜欢上了你。 我不敢说这是爱,因为,我...

  • 没空发朋友圈的人,都在偷偷努力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腊月南枝】 希望我慢慢变好的每一天,你一直都在 作者:腊月南枝 图片:网络 2020年开始,我就...

  • 假装努力

    小A是一家愿望成真公司的员工,今天一位都市丽人下了订单“最近闺蜜都在朋友圈偷偷学习,我也要偷偷努力”。 接受到订单...

  • 职场中,不可不知的几点

    最近《我和我的经纪人》综艺上映,这个综艺围绕明星跟经纪人真实职场经历的。 首先,我在看这部综艺时,最突出的感受就是...

  • 《我家那闺女》第二集

    01 这两天晚上回来吃完饭之后就在看这个综艺——《我家那闺女》,感觉挺有意思的。 好吧,我说实话,看这个综艺很大一...

  • 02。24。记录心情。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整个朋友圈都在理发,老公下了班也偷偷给自己安排上了,用"偷偷"这个词是因为如果我提前知道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敢说朋友圈都在偷偷看这综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yu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