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拿起荣格的红书来看了,之前觉得看不懂的地方,现在感觉明白了许多。就好像我们走在一条路上遇到了一个人,第一次偶遇不觉得认识,当路上遇到的人多了以后,时间久了回头望才觉得那个人好熟悉。
红书里的文字读起来像是诗歌散文,里面很多意象的表达方法。也表达了作者那种迫切的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欲望,但同时他又知道无论哪种外在的表达,都是有局限性的哀叹和担忧。
我曾经也有过这种疑惑,语言的局限性是皆知的,我们的哀叹也是孤独的一种体现。没人能真正理解他人。然后深层精神告诉我们,其实我们不需要外在,因为我们本自具足,这样想起来我们就不再哀叹了,因为我们自我满足了。是真是假,是对是错已经无所谓了…
我们从一个模式调到了另一个模式,从外转向了内。
然后呢?
然后再由内向外的看,看日月星辰,看沧海桑田,看芸芸众生。
不过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80848/5868590246bef1c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