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生活在别处】日本十三天自由行生活实录后篇1(京都上)

【DAY2—5.3】

日本的漫画里有很多鸟居的场景,比如《萤火之森》里阿银等待小萤回来的地方。
我对这种有区分神域和世俗界之意的建筑十分感兴趣,所以伏见稻荷大社是一定要去的。这里有绵延数公里伸向稻荷山顶的千本鸟居,几千排明亮的橙与沉郁的黑融合一体,如看不到尽头的轮回之路般蜿蜒扭转。
行走其中,我不禁有点恍神,踏入鸟居是进入了神的领域,顺着这条鸟居之路一步步去接近神,是否能如愿听到自己心底的声音呢?
许久不曾运动,我和宝雨边爬山边气喘。当看见一对带着5个孩子的欧美夫妇时,我们震惊之余,肃然起敬。这对高大的夫妻分工明确,妻子胸前挂着一个婴孩,推着一辆小车,丈夫背着一个,牵着一个,还有两个三四岁左右的小男孩跑前跑后的嬉闹。尽管夫妇二人貌似神情还算镇定,但是衣服都明显汗湿了大片。
我和宝雨对视一眼,折服于这种带五个、五个孩子出游的勇气!!化羞愧为力量,继续爬。

一路上有许多日本家庭,日本小孩子很多都戴帽子,不吵不闹,爬的飞快,再在远处站定,等家人过来一起休息,跟小大人似的。
登顶时,阳光正盛,山风凛冽,虔诚的人排着队等待参拜神灵,守护着稻荷大社的狐狸神叼着钥匙,一脸静默。我突然有点明白,人啊,要先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守护的东西,才会得到神的庇佑,内心空茫的人,神又能为你做些什么呢。
下山的路上,前面走着一个日本父子。有一段路比较难走,卷卷毛的小男孩腿短没有踩好,晃了两下,一屁股坐在台阶上。他也不恼,两只小手攀着爸爸的胳膊想要站起来,几次都没有成功。年轻的爸爸弯下腰,一把抱起他,一边轻柔地用日语说着什么,一边稳稳前行。小男孩侧着头将脑袋放在爸爸肩头,十分安心。

在大社里请了两只小狐狸的御守后,我们告别了稻荷大社,前往哲学之道。
这个时候就遭遇了我们在这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坐错巴士。根据google
map找到了巴士站,但是由于这个app显示路线的奇葩性,明明应该对面坐车的,却标反了位置。而我过于相信它,没有注意到行车方向的不一致……就这样坐反了方向,两个人只坐了一站就到了终点,呆呆站在巴士总站京都站,还白白浪费了一人230日元(日本交通好贵,忍不住地心疼)。
这件事倒也带来了好处,除了让我们在之后的交通中,更加仔细地辨别车头标注的目的地和行车路线,也让我们体验了在巴士总站坐车的感觉。一排排站牌边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举牌指示,整条候车道上每隔一段就是一条长队,一眼看上去,多而不乱,倒也很有趣。
刚下巴士就看到了哲学之道的指示牌。这是一条位于人工河渠旁长长的小径,一侧是流水潺潺,波光粼粼,一侧是花色郁郁、绿影重重,确实很适合边散步边思考人生。

由于不是主流景点,人较少,多是三三两两来悠闲散步的样子。我们走着走着,遇到一对十分有趣的组合,一个戴着帽子的爷爷在树旁伸胳膊蹬腿,一只胖乎乎的柴犬惬意地卧在花丛里的石头上,望着老人的眼神怜悯又包容。
哲学之道往里走一阵,由主道分出若干小径通往居民区。有一条小道倾斜着向下,两侧低矮的和式建筑逐渐延伸,院墙内不时探出几团花云,此时,路面上一个人都没有,惟有尽头处停着的一辆蓝色卡车。
我被此景所迷,欢快地走下去,想要成为这美景里唯一的动态。但静谧很快被打破。倒不是因为我脚步声有多大,而是我刚走没几步,路边一户人家的狗就开始警觉地汪汪叫。没过一会儿,一个穿着得体的老奶奶有点疑惑地走出来,眼神越过我,看了看四周,没有发现什么,又转身回去了。
我在尴尬之时,宝雨指向路边贴着的一张花花绿绿的纸,细一看,是张罪犯通缉令。难怪这狗对生人这么警觉,估计是看过这张告示了……
悠闲地走了好一阵,逛了逛路边偶尔出现的特色小店。有家折纸工艺品的店,出售的装饰品不知道叫什么,是一个个悬挂的镂空球,里面有可爱日本小娃娃或小动物,十分精美;还有一家店在河渠的对面,挂着日本艺妓的画幡,窗外是坐在石头椅子上看着河水,幸福依偎的小熊布偶一家,很有趣。

我们吃了一个抹茶味很正宗的冰激凌后,顺便去附近的银阁寺溜达,寺庙很小,布局清幽。只是人有点多。
我对着一个很有意境的路牌拍照,宝雨却只看见了照片里的一个弯着腰的白人大叔,嫌弃道:“人来人往,他那么胖,还站那里挠痒痒。”我放大了照片才看出,大叔哪里是在挠痒痒,分明是对着路边的一朵小花在微拍……
这期间还有一件搞笑的事情。不知道是天性使然,还是别有原因,身后的几个日本人,总是特意跟我们空出一段距离,相隔几米的跟着,以至于我们不小心走错到一条封闭的小道尴尬折返时,正碰到他们忙不迭地往里走。此番之后,约莫是失去了对我们的信任,再没跟在后面了。

回民宿后,我们跟着google map(绕路能手)到附近的新京极、先斗町、鸭川一带晃了晃。走着走着觉得肚子饿了,就近拐进了路边一家快餐店。
进去才发现,这家小店是自助点餐,门口放置着全日文的点餐机,我俩看不太懂,只有祭出大招——点点试试。店里此时没有别人,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小哥在开放式餐间一边整理一边聊天,在我们迷茫的注视下,时不时抬头微笑一下,就是丝毫没有过来帮忙的意思。好在点餐机的界面选项不是很多,且有图片,我们试了一会儿就得其精髓,在套餐界面点了猪扒饭和牛肉饭,打印出餐条,递给小哥们,这才顺利填饱肚子。

回程经过便利店,宝雨在店员的问询下,郑重点头承诺自己已满20岁,然后成功买到梅酒。两人泡过汤,就着国内带来的卫龙辣条畅饮一番,喝得微醺入睡。
【DAY3—5.4】
今日9点出门,导地铁和私铁去往清水寺。
路上,我们和一对日本夫妻对面坐着,两个人坐得紧密,但身姿端正,时不时小声说话,互相还不停地行点头礼,看上去亲密又拘谨的样子,真是非常日本特色。
(据我从地铁窗口向外观察,京都和大阪地铁站里人少一些,表情也比较闲适,东京地铁站里人总是很多,尤其很多穿着西装革履的日本男性,夹着包,低头看着手机,神情淡漠,行色匆匆。)
清水寺里有一些抽签的签筒,有学业签和恋爱签的分别。有一个小少年在爷爷的陪伴下,十分虔诚地摇了一根签,然后记下号码去一旁服务台取签文。我俩盯着他,想从他表情中看出签文的好坏,但最终未遂,因为他日本式不动声色的脸上实在难辨真相。
在清水寺闲晃了一会儿,在门口买了盐粒薯条吃,一根根金黄的薯条长长的,蘸着番茄酱,味道软糯可口。吃完后,我们看着空盒子有点犯愁。日本的垃圾桶很少,如果找不到的话,就要一路拿着它行走,实在有点奇怪(后来,我们出门自己带了塑料袋,放随身垃圾)。

其实,之前购买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人把空盒子递回给店家,但由于在中国没有把垃圾送还给别人的习惯,所以,我们两磨磨蹭蹭地走到薯条铺不远处,互相对视,却都不好意思回去“还垃圾”。
就在这时,店老板——一个穿白色围裙的中年男子突然从小铺里探出头来,对我们招呼了一句,用手势比划着让我把盒子递给他。我连忙照做,并赶紧用英文道谢。店主也一脸微笑地用日文说谢谢,甚至还示意我们把刚才擦手的卫生纸也放到盒子里由他一并处理,整个过程很自然。
从清水寺离开,走到了二年坂三年板。这是几条狭窄又充满风味的石头小巷,两边是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店。
听宝雨说,在二年坂三年板走路千万不能摔跤,不然接下来的日子会很倒霉。听此一言,我立刻变得不会走路了,光顾着小心翼翼盯着地面。好在没多久,注意力就被路边卡哇伊的小摆设全部吸去。
我们在二年坂看到了龙猫馆,从进门到门后的小院子,都是龙猫以及宫崎骏相关漫画的元素物品,一时间童心暴涨,恨不得高唱不想长大。


宁宁之路、八班神社、花间小路、祉园这几处都挨着,溜达的时候,时时可见穿着和服的妹子们,摆出各种温婉姿态在花枝下照相。我迎面看到一个穿着白底樱花和服,面容清秀、低头含羞的姑娘,踩着木屐小步小步地挪着,刚想叫宝雨看看,什么是正宗的日本女子,却见那姑娘转头对身后的人说了一句,“拍好了没有。”呃,原来是我们大中华的妹子……后面倒也遇到了几个日本姑娘,在花丛里自拍,然后挤在一起叽叽呱呱地说着日语,笑着很开心。
这些穿着和服的姑娘,举止因衣饰多出的好几分温柔和风情。华裳衬得她们人比花娇。我和宝雨一会儿看景,一会儿看人,忙的不亦乐乎。
离开清水寺这一块,我们按照昨天的经验轻车熟路地找到鸭川。
沿着河岸,坐着三三两两的闲散人群。我和宝雨找了一处空地席地而坐,望着清澈低浅的河水,静静地发呆。许多乌鸦(乌鸦貌似在日本是吉祥鸟,多且个大,几乎随处可见)在空中展翅炫技,不时有蓝绿色鸟儿从身前身后泰然走过,还有鸭子和鹤在河里扎猛子、扭屁股。河水静静地流,风轻轻地吹,我内心安宁极了,仿佛自己一直在这里生活一般自然。

对面河岸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了几个小孩,最小的那个不小心掉到下面的河滩上了(河岸是倾斜向下的,有一小块河滩),妈妈也不着急,倒是小朋友奋力地要往上爬。手脚并用,爬到一半,哧溜滑下去,再爬,再滑下去,还爬……最后,一旁的小哥哥看不下去,伸手拉了弟弟一把,这才把这个顽固的小孩拉上去了,而年轻妈妈自始至终都是垂着两条腿,晃晃荡荡地在旁边看,一点也没有帮忙或担心的意思。
坐在鸭川边的,以日本人居多。他们小声又愉快地说着一串串日本话,比其他场合看到的有礼又拘谨的样子放松很多。
回民宿的路上,走在日本人传统生活区,与那些玩闹的孩子、蹬着自行车潇洒而过的都市女性、夹着公文包结伴走进居酒屋的西装大叔们擦肩而过,意外地让人心生安定。
回来后,我发现胳膊晒伤了,朝外的一面长长一条红的发亮,也许是鸭川给我留下的印记吧。
下篇预告:生活在日本——后篇之大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