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国家的地方就有争斗。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或者敌人。
话虽然这么说,道理也都明白,但是在实际的选择上,谁也不会愿意背负“不义之师”的骂名。
因为“不义之师”不光是给自己树立了更多的敌人,也会让自己人觉得“师出无名”,影响士气。
因此无论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挑起战争者总要寻找一个借口,来表示自己发动战争的正确性及正义性。
而春秋时期,晋楚争霸之时所发生的“城濮之战”就很能体现出师出有名及借势而为的战争艺术。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国,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将来回到晋国,将怎样报答我?”重耳回答说:“如果我能仰仗大王而返回晋国,将来如果晋楚交战,我当退避三舍。”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上国君,也就是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
在晋文公的励精图治下,晋国逐渐强盛,隐隐有成为春秋霸主的态势,这样就与老牌强国楚国之间产生了矛盾,从局势的发展来看,晋楚之间为了争霸必然会发生一场战争。
但是楚成王对晋文公登上王位有着莫大的恩德,而且楚国地广兵强,直接出兵楚国,无论是在道义上还是现实两国国力的比较都是处于下风的。
但是比起老牌强国楚国来说,晋国上下从一开始就预感到晋楚之战必然会发生,早早做好了准备,对内韬光养晦,发展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对外则主动交好,尊王攘夷,借周天子的名号,攻曹伐卫,将两个依附于楚国的小国铲除,削弱了楚国在黄河附近的实力,为必将发生的晋楚决战做好了准备。
楚国也随之做出了反应,攻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这时候就看出晋国的高明之处了,并没有借着楚国伐宋而直接出兵与楚国决战,反而是充分利用了宋国及曹国、卫国,在各大国之间获得支持,孤立楚国。
下面我们来看看晋国在外交上是如何进行操作的:
[if !supportLists]第一,[endif]将其他大国拉下水。
首先,晋国利用宋国向齐、秦求救的办法,将齐、秦等大国也拉下水,使他们与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if !supportLists]第二,[endif]借花献佛。
以曹、卫两国的领土安抚宋国,不仅让宋国感激涕零,而且让其他小国也觉得晋国是仁义之师,这一点在当时的时代,感觉晋国就是在行使国际警察的权力,隐隐的就成为了一众小国的领袖。
[if !supportLists]第三,[endif]分化曹卫两国与楚国的关系。
利用帮曹、卫复国为代价,彻底分化曹、卫对楚国的依附。
通过以上的措施,我们发现晋国打出了“报施救患”的旗号伐楚,将自己站在道德的高位上,虽然实际上是为了与楚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但是表面上却显示出自己是为了人道主义,“尊王攘夷”,自己是奉了周天子的命令讨伐佞臣,在周王室尚存地位的春秋时代,这样的做法将自己摆在了有理并且正义的地位上,使晋楚之战的天平,在开战之前便倾向于自己。
而在晋楚两国正式开战之后,尚未接触时,晋文公又履行当年的承诺,主动要求自己的部队“退避三舍”,这一着又是一步妙到巅毫的棋。
表面上看,“退避三舍”似乎让晋国在战争一开始就处于下风,但是我们要明白,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灭亡楚国的灭国之战。对于晋国来说,这一场战争,只要能够取得胜利,打出威风,消灭楚国的有生力量就足够了。
所以,晋国主动的“退避三舍”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损失,反而因为信守承诺,体现了晋国一诺千金的大国风范,让其他国家觉得信服。
而且,主动的“退避三舍”更可以牵着楚国的鼻子走,让楚国来到对晋国有利的地方进行决战。而最终决战的地点,正是靠近晋国的城濮,使得晋国可以背城而战,在后援补给上无疑比楚国占据更多的优势。
而且楚国在战争开始就陷入被动,又长途跋涉来到晋国指定的决战地点,在士气与体力上都降到了最低点,这样双方一比较,城濮之战的结局也就不难猜测了。
孙子曰:“致敌而不致于敌”,毛主席说:“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战争胜败的关键就是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而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国取胜的关键也正是利用一切手段,将主动权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从而逆转了战争开始时的不利局面,取得晋楚争霸的关键一战的胜利,从此走上了晋国称霸的道路。
这是我的心情杂货铺,我在这里用心灵写作,也许文采不够斐然,但是绝对真实可信,有喜欢的朋友请扫描关注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