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淮安城事
淮诗 | 文天祥九月初二车马发淮安

淮诗 | 文天祥九月初二车马发淮安

作者: 拉拉藤halalateng | 来源:发表于2017-10-20 09:35 被阅读3次

    发淮安

    九月初二日,车马发淮安。

    行行重行行,天地何不宽。

    烟火无一家,荒草青漫漫。

    恍如泛沧海,身坐玻璃盘。

    时时逢北人,什伍扶征鞍。

    云我江南客,当军身属官。

    北人适吴楚,所忧地少寒。

    江南有游子,风雪止燕山。

    今日介绍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文天祥是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于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相对于文天祥的爱国事迹,可能大家更多耳熟能详那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介绍的《发淮安》以及《淮安军》其实都表现了诗人一腔热血、情怀以及战败亡国的悲怆。

    楚州城门外,白杨吹悲风。

    垒垒死人冢,死向铎镝中。

    岂无匹妇冤,定无万夫雄。

    中原在其北,登城望何穷。

    《发淮安》《淮安军》写作背景都是宋元交战,南宋溃败灭亡之际。文天祥被俘后,元世祖下令将其广州押送至大都处理。文天祥出广东后,由赣江水路直入长江,东下至建康(今南京),八月二十四日渡江。九月初一日至淮安。九月初二日改陆路,从淮安出发,至十月一日晚至燕京(今北京),十月初五日移入狱中。

    押赴大都的途中,文天祥写下了诸多诗篇。途经淮安,正是水陆车马舟楫交替的时候,相信诗人心里定有千种心情,更与何人说。除了上述两首,还有《发宿迁县》《小清口》《过淮河宿阚石有感》等诗篇。

    《小清口》

    乍见惊胡妇,相嗟遇楚兵。

    北来鸿雁密,南去骆驼轻。

    芳草中原路,斜阳故国情。

    明朝五十里,错做武陵行。

    注:至元十六年九月三日,文天祥由小清口去桃源县(今宿迁泗阳县),经县城宿于桃源西崔镇。小清口,在淮阴故城西五里,1276年为元兵占领。诗中所指“楚兵”指元军。

    甚至于,文天祥还曾将南宋的希望寄托在“两淮”,期盼能再收复故土,作了两首《议纠合两淮复兴》:

    清边堂上老将军,南望天家雨湿巾。

    为道两淮兵定出,相公同作歃盟人。

    扬州兵了约庐州,某向瓜洲某鹭洲。

    直下南徐侯自管,皇亲刺史统千舟。

    在缅怀文天祥的时候,其实淮安人还应该记住一位先人。

    陆秀夫(1236年—1279),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是文天祥的亲密战友与同事。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44岁。

    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陆秀夫留存的诗句极少,拉拉藤只找到一诗一句,一句为“曾闻海上铁斗胆,犹见云中金甲神”,一诗为《鹤林寺》:

    《鹤林寺》

    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

    窗前多古木,床上半残编。

    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种田。

    寺门外断扫,分食愧农贤。

    以上部分配图和文字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致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淮诗 | 文天祥九月初二车马发淮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oy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