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健读初二了,小学时成绩一直不错的他,遇上了大难题,有几科越来越差,每次考试排名都往下滑,苦闷的他只有躲进游戏里才能暂时忘记老师的严厉,同学的讥讽和爸爸的咆哮,不知不觉越来越上瘾。
有次玩得太投入,爸爸在身后站着都没发现,于是爆发了有生以来最严重的父子大战,以键盘鼠标遭狂摔肢解告终。
于是小健成为网吧的常客,为了能放学后按时回家,开始谎称不舒服逃学去玩游戏。当爸爸被老师约谈,提醒说再不努力赶上,最好转学。惭愧惊惧的他,在回家的路上,想着要怎么收拾这个不省心的孩子时,才蓦然发现,自己跟寄予了厚望的十几岁的儿子,已很久没有好好聊聊天了。
当游戏成为孩子与同龄小伙伴间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话题,远离游戏就不太现实和合理。平等尊重的对话才是解决之道。
首先要弄清孩子在玩什么游戏,并最好亲自试一试。有不会的,向孩子请教,在互动过程中,发现孩子需要什么,以及游戏吸引他的地方。
以同理心,理解他对游戏的兴趣,但无论多好玩,生活里也不能只有这一项娱乐。跟孩子谈谈他的爱好或一直想学的技能,如体育、乐器等等,让孩子选择并开始学习。
孩子沉迷游戏?最可怕的是你只会打骂责罚将孩子玩游戏的样子录成视频,或记录他每次玩游戏的时间并列表统计,拿给他看。让他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自己的问题,思考因为游戏耽误了哪些事情。
周末或假期多安排一些全家总动员、同参与的活动,增进亲子沟通,以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关注和爱。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和问题,都是一个改变的契机,与其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责罚他,不如成为他的军师和战友,共同面对挑战的过程,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