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眼看天下诗意生活哲学教育学心理学
天才儿童或许被不懂心理的家长误读为傻子

天才儿童或许被不懂心理的家长误读为傻子

作者: 夏日一丝风 | 来源:发表于2016-06-24 23:21 被阅读158次

    天才儿童被不懂心理的家长误读为傻子

    大约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心里都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那就是家长最爱念叨的那句“人家的孩子”。等我们成了家长,这个“接力棒”不知不觉间就被我们拿到手里,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孩子说:“看看人家小宇唱歌多好!看看人家园园能背好多诗?看看人家宝宝多懂礼貌”,充斥孩子耳朵的一定是“人家的孩子”。

    我虽然没有常常把“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但在内心深处却也时时在做着比较。比如:看到人家孩子性格开朗就会马上勤奋地教自己的孩子跟人打招呼,看到别人家几家孩子一起玩的热闹,就鼓动自己的孩子参与进去,看到别人的孩子在亲子活动中与老师的互动得体,就会想,我家的孩子性格有问题吗?”等等,不一而足。相信许多家长也常常会被自己孩子的不完美而困扰。

    今天,在家读著名教育家玛丽.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中第四章━成人对儿童的阻碍,“人格的替换”一节让我如醍醐灌顶一样豁然开朗。

    书中说:莱文教授心理学实验影片清楚的说明了这个问题,他的实验目的是,识别来自我们一些学校的身心有缺陷的儿童和正常儿童对同一物体不同行为。这两组儿童的年龄相仿,环境也相同。

    影片中,一张长桌子,桌上放着许多不同的物体,包括我们设计的一些感官材料。

    第一组儿童走进教室,他们对面前的各种物体很感兴趣,很快就被吸引了,他们充满活力并露出了微笑。对他们自己处于那么多不同的物体之中感到很高兴,每一个儿童拿起一件东西就开始工作了,然后他把它放在一边,又拿起别的东西干起来,如此重复,从一项工作到另一项工作,这一种情景。

    第二组儿童走进教室,他们慢慢地走着,停下来看看四周,他们很少拿这些物体,而只是站在它们周围懒散地站着。这是另一种情景

    这两组儿童中,哪一组是由身心有缺陷的儿童组成的,哪一组由正常儿童组成的呢?答案真的太出人意料了!

    身心有缺陷的儿童是高兴的,富有活力的,他们急匆匆地走动,从一件物体到另一件物体,玩每一件东西。对看这部影片的人来说,这些儿童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聪明的,因为每一人通常习惯于把做一件又一件事的活泼快乐的儿童看作是聪明的人。

    然而,恰恰相反,正常儿童是镇静地走动的,他们好长一段时间站着不动,沉思地注意着一件物体。他们以惊人的方式证明,镇静和有分寸的行动,以及一种考虑周到的安排是正常儿童的标志。

    莱文教授实验的结果与普遍流行的概念是相冲突的,因为在通常环境中,聪明的儿童会像影片中身心有缺陷的儿童一样去行动。我们可以发现,缓慢和沉思的正常儿童是有点新奇的,但他的行动受他的自我所控制,受理性所指导。这种儿童被他看到的一些外界物体激发起来,但能自由地运用他们。自我控制和有节制的活动才是有价借的。

    因此,重要的是,任何儿童应该掌握自己的运动器官,而不仅仅是用某一种方式到处乱走,去感知任何东西。运动的能力受他的自我所指引,而不仅仅是由外界事物的吸引力去支配,从而引导一个儿童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物体上,这是源于儿童内部的一种现象。

    对个人来说,用一种审慎的和沉思的方式行动实际上是正常的,它概括为一种秩序,我们可以称之为“内在纪律的秩序”。一种内在的纪律,表现为一种有条不紊外部行动。当缺乏这种纪律时,个人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而可能受他人的意志所支配,或者就傍漂泊的一样成为外界环境影响的牺牲品。

    吓死我了,若不读这本《童年的秘密》,我还把自家孩子定位慢热型,内向型,或运动机能发育迟缓型,甚至怀疑孩子性格有缺陷,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原来孩子是好孩子还是聪明孩子,差点让不懂心理学的家长误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菇繁:其实,孩子怎么样都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无关聪明与否。世上只有不努力的笨蛋,没有天才

      本文标题:天才儿童或许被不懂心理的家长误读为傻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xa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