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年开始断断续续看时间管理相关的书籍,也从那个时候开始陆续学习一些时间管理书籍中的时间管理技巧,一直到17年我时间管理能力依旧是个渣。做计划、记录时间、变换不同的记录时间、变换不同的总结格式、列清单、吃青蛙、不同的时间管理软件装了卸卸了装,所有的技巧我都尝试过,可就是没有一个坚持下来有良好效果的。每天回家大多时候还是坐在沙发上就不想起,捧着手机就不想放,每到晚上上床睡觉的时候才焦虑发现好多事还没做,然后安慰自己今天早点睡,明天早起做。然后如此往复,可能今天的清单里还有半年前列的任务。不同的时间管理技巧换了又换,然而焦虑却如影随形,从来不愿离我而去。
最近这两年我都在时间管理这个问题上困惑,怎么这么多方法就没有一个我能用的好的?难道我注定没有时间管理的基因?我并没有要求自己像网上的大牛一样做精确到分计划表,也允许自己的灵活随便,怎么就不能成功支配自己的时间呢?近期我开始系统的进行一次时间管理主题阅读,重读《把时间当朋友》的一个章节点醒了我。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一直忙却总也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很不幸,我觉得我就是这种人),就像是学生时代每个班都有那个很努力学习、每天奋笔疾书恨不得不吃饭不睡觉但成绩很差的人一样,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们都是效率低下的,也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笑来老师总结他们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回避困难。简单的四个字一下子就击中了我,那感觉就像是多年的近视眼瞬间治愈,眼前的世界是清爽的。
正如笑来老师所说,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而我们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回避困难,注意是下意识的。我在两年的时间管理探索的路上一直失败就是我因为一直在回避困难。你可能会说:有什么困难啊?方法论都在那,照着做不就行了!你没做好肯定是因为你意志力不够,没有将一个方法坚持到底的决心。但是我能坚持探寻两年的时间管理技巧,你能说我是因为没坚持吗?
我一直在回避的困难是什么呢?是思考。曾经还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居然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都在下意识的回避思考,这真的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记录时间,我没有回顾分析过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总结,我没思考过自己到底应该总结的内容、细节。计划,我没想过这些计划我能不能完成、完不成怎么机动处理。清单,我列完后没考虑过每一条是任务还是项目,没考虑过是自己做还是他人做,什么时候做。吃青蛙,我没考虑过我列的青蛙真的是最丑的吗?所有的这些必做的思考我都没做,自然就收不到来自这些方法论的正向反馈,没有反馈,我就3分钟热度了。
其实我发现,不止是在学习时间管理上我回避思考,在任何时候我都在回避思考,能不费脑子想就不费脑子想,尤其对于细节就更是懒得想了。然而,反而是细节才能帮助我们想的更深入,所以在做事前把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写下来,然后针对每一件事去思考我们的关注点、需求、做法等等细节,写下来,再继续深入的思考,直到可以落实所有可执行的任务(推荐用思维导图来做)。时间管理方法论亦是如此。
我是高小六,追求自我成长的程序媛,进击中的的瑜伽教练。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