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两天前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电影截屏,就是上面的这张图。这是《破产女孩》里两姐妹的对话,就是这句对话引发了我的思考:功成名就还是相夫教子到底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在中国,八五后是特殊的一代,尤其是生活在北上广的这一代。我们一方面受着父母传统思想的教育,另一方面又受到了西方欧美国家三观影响。相信有很多朋友,尤其是出过国留过学的朋友更有同感。我们总是一半传统一半西化,在纠结与文化碰撞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01
小A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姑娘,脑子里总是碰出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有用不完的精力。工作上她懂得如何处理最棘手的案子,是老板和团队小伙伴的定心丸。生活中她是个有情趣,有理想,有品味的文艺女青年。但是在26岁这一年小A不淡定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个声音告诉她,要奋斗,要努力,要自强不息,终将变成一颗璀璨的钻石;另一个声音告诉她,女孩子差不多就行了,迟早都要嫁人的,太优秀了没人敢要啊。
小A在很长一段日子里过得十分纠结,努力向前吧?害怕自己孤老终生。相夫教子吧,好像又觉得人生有所缺失。几次相亲下来,对方都觉得她太优秀不敢追求。后来见到小A,她跟我说是不是需要改变自己?我说怎么改变呢?变得不那么优秀吗?变得不那么有主见吗?还是变得不那么上进呢?
这些都不是问题啊,傻姑娘!问题是你还不够优秀,还没到你期望的那个圈子里,你周围这些人都不是你所期望的人生伴侣。你在小河沟里怎么能找的到龙虾呢?充其量也就只能找到个小龙虾啊,要知道小龙虾和龙虾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好吗?
02
小B上学的时候是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女学生,总是十分有主见的决定自己的人生选择。那年高考结束报志愿,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学校填志愿的。我看到小B一个人认真的填写着高考志愿表。问她怎么就自己一个人来学校,她说考试之前早就做好了决定没什么可纠结的。
大约是我们上大二的那一年接到了小B的电话,她说她要退学去美国重新读大学。我当时惊呆了,因为她当时所在的大学是国内非常有名的一所大学,毕业以后工作是不用发愁的,再说读研也有个很多保送国外的机会。但是她执意要休学选择美国的学校……很多年后又遇到小B,她已摇身一变成为了华尔街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我们坐在曼哈顿的咖啡厅里聊天,她说真的非常感谢读大二的自己。当年毅然决然选择现在的路,生怕走错了回不了头,可现在看来反而有了更多的收获。
虽然小B还是单身,但是现在身边不乏优质男。这种有质量的生活状态,绝不是一个二十岁出头,尚未弄清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草草嫁人的女孩子能够理解的。
03
小C是我认识的一位创业女青年,绝对有故事的人。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拼?在我看来以她的容貌才华,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干嘛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她看了看我,给我我讲了她的故事。小C上大学时谈过一个男朋友,属于高颜值阳光大男孩那种的。而小C呢属于校花级别,且又多才多艺人缘广的。当年他们可是校园里的金童玉女呢。后来面临毕业,小C放弃了留学读研的机会,选择跟男友去男友家乡某一线城市发展。后来又因为很多现实和生活的原因,小C就这样一次一次的妥协,一次一次的放弃自己……终于等到了分手的这一天。小C十分委屈的哭诉着,男友也痛心的说着感谢的话,后来小C也想通了与男友分手。从此以后小C开始奋发图强,有了自己的事业,也遇到了对的人,成为了人生赢家。
曾经的那一个悲剧,让小C学会了成长与独立。也让她变的更加成熟和有魅力。
想起马伊琍的那句话:“如果我为你抹掉口红,脱掉高跟鞋,变成了为你洗衣做饭的老妈子。如果因为没有了你初见我时的魅力,你选择不再珍惜我,我依然可以穿上高跟鞋,化上精致的妆容,重拾我的事业和光环,走出门被万人追捧瞩目。很简单,我可以惯着你,也可以换了你!”
我从不鼓吹女子单身主义,也从不认为孤独终老是圆满的人生。但是我鼓励女性朋友们,尤其是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子们,不要过早的随意嫁人。不要在还没搞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之前,不负责任的把自己嫁掉。
所以,奋斗吧!不为别的,只为我们想要的人生努力!
P.S.感谢一路有你!我会更加努力的,欢迎留言,及点赞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