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曾经说过:“ 痛苦本身不是财富,对痛苦的反思才是财富。”

“我觉得啊,xx啊,你应该会成为那一部分考研同学中半途而废的一群人中的一个”铠儿戏谑地对着我说;
“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呢?”我微微紧握了一下手中的笔,略带“笑意”的我随意地问道;
铠儿抬起头顿了顿,说道:“你看狗博要考研,都这这那那,理由一大堆。我也有很多原因,你也知道的,就你,都没有听你说过,为什么要考研!”(铠儿的异地恋故事就不说了)
“哦哦,说不定我也有不可放弃的理由呢?”我意味深长地说道;
铠儿饶有兴趣地打量我,“你有什么理由呢?”
“没什么呢?赶紧学你的习吧,就知道瞎逼逼”,我把凑过来的铠儿“踢”了过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究其根源为每一件事找一个理由、或者多个,才会去问:“你为什么会坚持啊?你怎么能够做到的坚持啊?”
其实很多东西不是因为坚持不了,只是因为你不坚持好像无关紧要,唯有当剑刺在你心头上的时候,才会让你懂得不坚持你会失去很多在乎的东西。
于我而言,心头上的伤疤让我习惯性地全力以赴 ,如果不努力的话,伤口会破开,真的真的会好痛的。

坚持于我们很空洞,毕竟谁的青春不迷茫,但有时候痛苦会让我们认清自己。
有个小故事从未人前谈及,从未觉得那是风轻云淡的过往,释怀与不释怀似乎没有那么重要,那是背阴面的一个小黑箱。
14年,带着父母热切的期望和自身的不知天高地厚,终于高考失败了。依稀记得,那天的我感觉浑身散发一种失败者的气息,仿佛路过我的人都会刻意避开我,如果要我回到那个时候,我都会对自己狠狠地吐一口唾沫。
即便那个炎热的夏天,整天阴沉地埋在房间的我,就像是蜷缩在湿漉漉的雨季,整个心像一颗受潮的糖,沮丧而无奈。
对此,父母眼里尽是心疼,丝毫没有责怪之意,而我却不敢直面他们,当初他们知晓我高三谈恋爱的事情,曾思绪一宿,最后还是选择对此事沉默。
高三后半阶段的我,“沉溺”于友情矛盾、爱情吵闹以及学业重担之下的我极其脆弱,“初经人事”的我像极了一个女孩子,三天二头以各种借口打电话要父亲接我回去休息。现在回想起来,才懂得那是“懦弱”,那就是懦夫的表现,其实那时候的表现为后来高考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面对心死如灰、身如死狗的我,父亲带着点点希冀和力所能及的报酬,“拖”着我,去了一千多公里的他乡,拜望故人(啥啥故人,就是一个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亲戚),因为他是一个某大学招生办的主任,父亲希望我可以进那个学校。看着不善言辞的父亲,面对所谓的亲戚,满脸笑容,用仅有的交际方式“讨好”对方,对方也显得好像高人一等似的。
以前听母亲说过:父亲年轻的时候自视甚高,骨子里有一种傲气,很少求人。如今为了我,低声下气,赔笑于人,放下仅有的自尊。最后还是没有成功,“吼”内心一阵暴躁,默默地滴血,无力与自责之感席卷全身。那时的自己就已经暗自许诺:以后一定要努力,即便就算自己卑躬屈膝,也不要让父母替我受罪、委曲求全。

15年,我不再逃避,我选择要变的更好,再战高考,孤身来到一座陌生城市、工厂般地城中村复读学校,断了对家的依赖。面对友情的矛盾、恋人的离去与欺骗和压抑的气氛,内心跌宕起伏,各种情绪纵横交错,唯有方向不变,只为高考,求学之事绝对不要让父母操心了。
背水一战,只为了父母亲再次谈及儿子,能够有溢于言表的自豪。
15年,一年奋斗,勉强达到目标,虽有些许遗憾,但终归没有再让父母亲失望,更重要的是终于成长了,敢于直面风雨,成为了一个可以独挡一方的风马少年,而不再是“娇滴滴”的小女子。
也懂得:唯有自身强大,才能护亲人周全。
15年,二战高考,孤独寒冷的夜晚,奋笔疾书,未逢对手,怀念勇敢的自己,敬时间一杯酒。19年考研,愿一如年少模样,江河不挡,风雨无阻。
推荐一首歌《一如年少模样》,十分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