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后,临近春节,朋友间的小聚多起来。
因为我是素食,所以晤聚时间多选在下午,一杯咖啡或一杯茶,咖啡或茶香氤氲中,简单而适宜,话题聊开去,颇有意趣。
话题当然是以公益行业的发展为主。但是聚下来,我得到的更多的是一些负面的信息,有的因为机构薪酬调整,收入减少,正在考虑是否离职;有的因为不堪压力,从企业基金会离职;有的则因为筹款不利,前景暗淡;有外地来的朋友,则透露地方财政紧张,政府购买服务锐减,机构不知何去何从……
渐渐地,我觉得自己好像也被这种情绪裹挟了,这种情绪名叫:焦虑!
这是行业的问题?还是这些朋友的心理问题?抑或是经济整体复苏乏力背景下的一种折射?我无从得知。新修改的慈善法出台了,但行业讨论的似乎并不热烈;某基金会千万善款被卷走,但调查报告仍未出炉;行业论坛一个接着一个,但却鲜见更有价值的思想……
直到昨天薄暮时分,夕阳西下,我跟一个朋友分手,仍然感觉到被那种挥之不去的情绪,尽管落日很美。
与朋友告别,看夕阳西下为此,我还赋得几句打油诗,以表达自己的这种情绪:
天已暮,夕阳下。
汽笛声声是谁家?
故人已去空留恋,
谁在街头看晚霞。
今天偶然读到2023年初《中国慈善家》杂志对陈越光老师的一篇专访,文章的题目也富有诗意——《公益是社会的盐》,这篇文章的最后一个问题,正好是我连日来的感受和困惑。看完越光老师的回答,顿有恍然之感。
记者:近几年中国公益行业发生很大变化,许多人都显得很焦虑,如果要对后辈提出一些建言,你的建议是什么?
陈越光:建议有两点,第一点叫作守常达变。人们焦虑不是因为困难,而是因为无法建立预期,建立不了预期是因为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所以处变不能靠以变对变,还要懂得守常。举个例子,1938年竺可桢校长请马一浮先生写浙大校歌的歌词,马先生写好后,许多人看了却面面相觑,觉得难以传唱。因为当时的时代氛围是浴血抗战,一寸江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而马先生的歌词是“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
在马先生看来,抗战乃一时之事变,恢复为理所固然,学校不摄兵戎,乐章乃当垂久远。学校典礼上唱的校歌是乐章,应垂之于长远,而不是应对一时之变。2014年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公布的一则最受欢迎的高校校歌评选结果,浙大校歌名列榜首。
公益也一样,你的项目可能变,捐赠人可能变,受助单位可能变,我们要去面对,但越是在不确定性的时候,要回到你的出发点,回到愿景去想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处变”是要敢于去“处”,但要守得住你的“常”,守得住常的人才可以应对变化。
第二个建议是不要被公益界或者公益圈自限。公益是什么?公益是社会的盐,它只有融于社会,才能体现它的社会价值。所以,以公益圈划界是一种自我束缚,要敢于冲出这个圈子去。
公益人为什么会焦虑?陈老师解释得很清楚,就是因为无法建立预期,“建立不了预期是因为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所以不能以变对变”。对此,陈老师给出的第一个药方是:守常达变。
何谓“守常达变”?守常者,固守常法;达变者,通晓事物的变化并能适应之。“常”与“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常”是根本,“变”是派生。对公益人来说,这个“常”显然是指初心,是指使命。只有把这个守住了,才能定心,然后能静,能安。所以,当焦虑时,当对前景不确定时,问问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就好了。
所以,表面上的焦虑,实际上是初心的遗失,是对使命的迷茫。如陈老师所言"守得住常的人才可以应对变化",才不会焦虑。焦虑的公益人,就是初心动摇的人。
陈老师同时还开出了另一个药方,即不要被公益界或者公益圈自限。他认为,“以公益圈划界是一种自我束缚”建议公益人“要敢于冲出这个圈子去”,因为“公益是社会的盐,它只有融于社会,才能体现它的社会价值。”
真是绝妙的比喻!我们知道,盐是烹饪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只有加了盐,食物才能变得更加美味。同样,公益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与社会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这就意味着,公益需要跳出传统的公益圈边界,与社会各界进行互动和合作,融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与其他领域进行跨界合作与创新。如果仅仅停留在公益圈,就不能充分发挥公益的社会价值。
当然,这是针对公益事业的价值所言,那对焦虑的公益人而言呢?“不要被公益界或者公益圈自限”“敢于冲出这个圈子去”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想,陈老师可能有另一层的意思:既然公益让你焦虑,那不妨就离开好了,冲出了这个圈子,可能自有另一番天地呢。
也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既然不如意,为何非要在公益这一条船上自我折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