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
清明节的生死迷思

清明节的生死迷思

作者: 玉成 | 来源:发表于2017-04-02 19:24 被阅读53次

蝉的生死

年幼时,时常与小伙伴们一起嬉戏,在压岁钱都被爸妈“存起来”的情况下,想办法赚点儿零花钱便是我和小伙伴们共同的追求,其中一种来钱快的渠道是抓蝉,未蜕皮的蝉就可以在附近收购的酒店卖一个好价钱,如果是已经蜕皮的蝉,其中的蝉蜕攒一攒也能赚到一点点钱。

有些时候,抓来的蝉是不卖掉的,家里人会留着做了自己吃,我是非常不喜欢吃蝉的,我妈妈也不喜欢。因此捉到的蝉都会被拿去卖钱。夏天天刚一黑,吃完饭的各种年龄和性别的人,都会打着手电筒往小树林里钻。

当时我就时常为蝉感到悲悯,在地底下埋藏了那么多年,一出头却直接沦为人满足口腹之欲的食物,连自己的基因都传不下去,着实有些可怜。

当日子再过去一段时间,变见不到人抓蝉了,那些侥幸苟活下来的蝉就开始交配、生子,然后死掉。死后,它们的尸体就掉落在泥土中,而我也会在泥土中发现它们那残缺不全的干燥的尸体。

那是我第一次开始思索有关死亡的事情。

不知道这些尘归尘土归土的蝉,临死之前是作何感想呢?

我什么也不知道,大概只能轻轻的叹口气。

人的老和死

从小到大,我经历了两位亲人的去世,一位是我爸爸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爷爷,另一位是我外祖父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外曾祖母。

两位老人的去世,我都曾回家参与葬礼。但他们的去世,给人最大的影响也并非走掉的那一刻,而是在葬礼之后,漫长的追思和回忆。

当你回忆到他们的时候,大脑就会提醒你,有些人已经永远不在了,哪怕你走遍天涯海角也见不到对方的面了,用一个词语可以很精确的形容这种距离——阴阳两隔。

去年回老家看望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两位老人也曾多次生病。犹记得有次外祖母在田地中务农时晕倒直接送医抢救,当我赶到外祖父的家中时,外祖父抱着我痛哭。

想一想,死神有可能把和你朝夕相处的人永远的带走,那是一件怎样的事情?

看望完毕两位老人,我准备坐车去县城离开,外祖父和外祖母两人送我到等车的地方,外祖母拉着我的手,嘱咐我要好好奋斗,要争气,说自己没有多少日子可以活了。我听了之后内心五味杂陈,久久说不出话来。

死亡是所有活着的人都无法逃避的一个话题,不过很多人把这个话题早就抛到了脑后,不愿想起。随着时间的流逝,脸上的皱纹和疲惫的身体会渐渐提醒他们死神即将到来,有些人能平静且欢喜的接受这一切,而有些人或许不是。

外祖母轻飘飘的说出死亡的话题,击中了我的心坎,而我都不敢面对这个话题。似乎死亡对当时的我来说,过于沉重了。

我的病苦

自升入大学后,勤加锻炼身体,身体也愈发的健康起来,很少得病,偶尔一次感冒也能很快的痊愈。有一段时间放弃了锻炼,又寒假将至,没想到一场发烧突如其来的降临。当时因为放假整个宿舍已经全部走光,就留下我和隔壁的同学。

躺在床上,感受着病魔的冲击,喝点儿热水,总以为病魔会很快的过去,没想到病情却愈发严重。隔壁的同学看到我生病,抓紧催促我吃药,并且将自己的药给我送来。

吃药后睡了一觉,高烧全部退掉了,身体却丝毫力气都没有。我感受到了生病的痛苦,进而也联想到了死亡。

别看你现在活着,一场病或者一个小小的事故,你可能就永远不会活着了。

脑袋里突然冒出这个念头,让我有些毛骨悚然。

工作后的2016年下半年,也曾得过一次很重的发烧,吃了药之后半夜也睡得特别难受,腹泻跑了厕所四五次。终于在第二天醒来时感到病魔的离去,心中略略宽慰,但浑身上下已经被汗湿透。

人总是在生病的时候才会想起健康,总是在生病的时候才会想起可能面临死亡。

而死神,有时候会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从地下室里走上来,微笑着向你问好。

死亡迷思

何谓生?何谓死?

生命的出现原本是一个错误,从过去规律的排列组合当中出现的异类,慢慢的演变成当今世界上最瑰丽多彩的风景——生命。

有序的规律的排列组合,象征着因循守旧与死亡。而生命总与创新,错误,以及打破常规联系到一起。

在《月亮和六便士》当中,作者对“打破常规追求梦想”的理念进行了赞扬,而我觉得,那也是一种对生命的致敬。

生命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与对旧规则的打破,默默无闻的遵循规则,慢慢的演化成被某种有序的存在支配的生物集合体的一部分,也是宣告着放弃了生命存在的自由。

穿着西装打领带的死神,我不喜欢你。

生命,应是自由的。

生命迷思

年少时非常喜欢看《福尔摩斯探案集》,其中《最后一案》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我脑海中一直回荡着华生的那句话——“不料这竟是我今世和他的永别”。

我和爷爷的最后一面是什么时候呢?记不清了。
我和外曾祖母的最后一面是什么时候呢?也记不清了。

总会有分离,但总也有新生。

前几年回家的时候,有位舅舅家生了一个健康的新宝宝。小宝宝的活力惊人,也带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与力量。我曾想,这大概就是生命力吧。

只是大部分人,在漫长的路程当中,将其慢慢遗失掉了。

但其实,我们还有的选。

有一本名叫《苏菲的世界》的哲学书,其中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至今不忘。
我一直觉得这道出了生命的真谛。

“在某一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相关文章

  • 清明节的生死迷思

    蝉的生死 年幼时,时常与小伙伴们一起嬉戏,在压岁钱都被爸妈“存起来”的情况下,想办法赚点儿零花钱便是我和小伙伴们共...

  • 清明节的生死情怀

    今年清明是四月五日。清明时节,万象更新,生命像花儿一样恣意绽放。这是一个怒赞生命的节日。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

  • 清明节:谈谈生死

    大奶奶去世的时候,姑姑安排着葬礼的所有流程,得体,且平静。 殡葬用品都清空了,参加葬礼的人们也散了,诺大的老房子贴...

  • 迷思迷思——教养的迷思

    我最近陷入了深深的迷思。本来吧,孩子就教育的很失败,在佛系老母亲和狼妈虎妈理念上经常纠结,最近又读了《教养的迷思》...

  • 清明节 人生的“生死课”

    7年前,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的、我最敬爱的父亲突然因病离世,随后有一年多的时间,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哭累了睡着的。这个...

  • 人生“忙”与“不忙”是个勇敢的选择

    这段时间陷入了对于生死的迷思,坐在房间看着窗外形形色色的路人竟显得比以往陌生和难以言语的荒诞,他们是忙着生还是忙着...

  • 清明节里谈生死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我们缅怀祖先、纪念先辈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节日,我印象...

  • 《基业长青》-百年企业

    破除12个迷思,就是破除12个错误的认知 迷思1:伟大的公司靠伟大的构想家起身。 迷思2:高瞻远瞩公司需要杰出而眼...

  • 中元节

    中国人重视生死,视死如生,讲究慎终追远。为纪念死者有了清明节和中元节。 生死大别,痛的从来不是驾鹤仙去的人,健在的...

  •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笔记05家庭关系——W11教养的迷思——《教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笔记05家庭关系——W11教养的迷思——《教养的迷思》 一、摘抄总结 教养的迷思1:家庭环境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节的生死迷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wg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