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远嫁桂林,小时候我们最喜欢大姑回家,因为只要大姑回家,奶奶便将珍藏在右灰坛里的糖果拿出来给小表弟吃,当然这个时候奶奶也会给我们每人发一两个好吃的糖,要知道奶奶放石灰坛的西厢房门平时老是上着一把锁的。

奶奶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爷爷受旧思想的影响大,封建农民思想严重,大姑上了小学二年级时,她的小弟就是我叔出生了,爷爷就让大姑辍学回家带我叔了,奶奶直到现在还常对我们说大姑在小学堂读书时,学堂里的老师说大姑是读书的好苗子,不让读书,好可惜。大姑长到十八岁时,爷爷那时在桂林做事,大伯跟着爷爷在桂林读书,爷爷事忙时,房东女主人便热心照顾大伯生活,爷爷为感恩房东,就将大姑许配给房东。现在奶奶在我们面前只要一说起大姑,就埋怨爷爷那时的狠心,奶奶说大姑小时候就长得好可爱,鹅蛋形的脸庞总是红朴朴的,荷包似小嘴,一双大眼睛明亮亮的,大姑小时候很懂事,五六岁时,奶奶出去做农事时,大姑就会在家里照看她弟弟,也就是我老爸。大姑是被爷爷哄去桂林的,爷爷说带大姑去桂林走亲戚,奶奶说带大姑走那天,奶奶躲在西厢房哭红了眼。

后来大伯考上学校,爷爷也回到了农村老家,由于路途遥远,那时大姑很少回老家,三五年左右才回家一次,所以只要大姑一回家奶奶就将平日里舍不得吃的全拿出来,奶奶在八四年病世,奶奶走那天嘴里一直喊着大姑小名:“翠姑”,大姑匆匆从桂林搭车转几次车后回到家里,已天人永隔了,奶奶没有等到她最牵挂的女儿回来便撒手人寰了。大姑说那一次成了她一生的痛。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钱包鼓起来了,赚了钱的农民也买车搞运输了,老家有了直通桂林的班车了,大姑回家的次数便多起来了,每年除了春节,清明,老家中只要有什么喜事,大姑也一定要赶回来,大姑常对我们说,以前欠家里人太多了,现在再不补上,她会遗憾一辈子的。如今,大姑的弟弟我的老爸都已古稀之年,大姑是耄耋之年了,她们姐弟在有生之年不知还能有几次团聚。现表弟他们在外经商,生意好,置了房,买了车!我们兄弟也买了车,现在我们去桂林还是大姑一家回老家只需四五个钟头,走高速,方便快捷得很,今春色芬芳,阳光甚好,趁着爸,大姑身体尚好,只要他们那天想起来走一走,我们做小辈的会随时满足老人家的心愿的。
唯愿他们健康长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