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35 亿年 物质和能量出现。物理学的开始。原子和分子出现。化学的开始。
45 亿年 地球形成
38 亿年 有机生物形成,生物学的开始
600 万年 人类和黑猩猩最后的共同祖先
20 万年 智人在东非演化
7 万年 认知革命。出现更够描述虚拟故事的语言。历史学的开始,智人传播至非洲之外
1.2 万年 农业革命。驯化动植物
5000 年 出现最早的王国、文字和金钱。多神教信仰。
二
有次我坐在阳台晒太阳看书,小妹妹独自在旁边玩耍,十几分钟后她说,“你看书怎么那么快?没多久就翻一页?”我才意识到,我看书速度可能有点快。然而这并非有意为之,每当我翻开有意思的文字,双眼便被文字牢牢吸住,非得一口气把它吞进肚子里不可!是的,我指的并非书籍,而是文字,诸如文章、广告词、甚至贴在墙上海报上的文字。
童年时期,我是个沉默孤僻的孩子,没有人愿意跟我玩。我拿出家里花生米用来贿赂,才有一两个伙伴勉强一边吃着花生米,一边假装友好的聊天。吃了几天就不来了,觉得太无聊了!那时陪伴我的就是书籍。我的阅读之旅大概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课本,二年级开始找书看,没书就看一切带有故事情节的教科书。语文课本,语文资料书(看作文答题),思想与品德等。看完自己教科书,找高年级表姐的教科书看。
第二阶段是小说,图书馆、市面上但凡有点意思的先翻开看看再说。当下不少电视剧、电影都是那时看的小说改编而成,看到杨紫扮演陆雪琪很惊喜,《诛仙》里的陆雪琪曾是我们高中时代的女神。
第三阶段广而杂,历史人技戏剧诗词国内外文学物理心理学等,类型不拘。经典文学取代小说。
第四阶段是工具书,初入职场急于成长的焦虑。工具书很无聊,少数践行有效。
第五阶段是哲学类,近一年开始思考“我要到哪去?”。东方哲学,西方哲学,经典,量子力学,等等。
看书始于无聊,习惯于故事消遣,之后自然皆有所涉猎,又自然会筛选逊色书籍,再往后书籍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支撑和力量。有人喜欢画画,有人喜欢电影,有人喜欢电视,有人喜欢篮球,看书的人,不过因为喜欢看书,所以多看了几本。
基于喜欢,我看书如行云流水,贪图一时畅快,不特地写书评、画思维导图,来使自己记住内容、吸收“知识”。看完就忘了,畅快完就过了。没有功利之心。有人初识书便抱着功利之心,还未享受到书的乐趣,倒成了灌输和压力,结果看不下去,以为自己天生不爱看书。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抱着功利心反而享受不到书最大的益处。
今日看《人类简书》,惊呼连连,三观大为撼动。
我简直一目十行,聚精会神,震撼处停下来平静,脑中翻江倒海,稍稍平静后继续看。然后,我看到第十二章《宗教的法则》,讲佛陀。脑海中翻腾江海一刹冷却,“他说的不对”,我脑海中有个声音说。我亲自体验过,他说的过于片面武断——这不是很多不明就里的外行读者一下自己就能明判的。
——如果关于佛陀他说的不对,那其他的也同样值得质疑。
然而《人类简书》这本书毕竟不同,它讲的是人类由普通动物一步一步演化至今的故事,从动物到基因突变,到采集时代,再狩猎时代,而后形成国家、文字、金钱、法律,再农业革命,科学革命,至今。7万年出现认知革命,5000 年出现最早的文字和多神教信仰。所有的一切,都是无中生有,口耳相传。而每一个口耳相传,都不免带有个体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有什么是绝对的真理吗?
——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一切都在探索和变化中,人类得承认自己的无知。真的有所谓的智慧吗?还是浓缩的愚蠢?
如果有绝对的真理,文字能表达出来吗?
——有些东西是文字无法表达的——连文字都是 5000 年发明出来的。语言表达太有限,试图普及什么、说明什么、教导什么,很容易陷入片面和另一种局限性。
如果有智者的文字流传下来了,确保文字没被演化、攥改、曲解吗?
——人类还没有文字时,由吟游诗人跟随音乐传唱历史;日本古时没有史书,靠一个家族世世代代背诵历史;中国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很多儒生和他们的学生全靠记忆背诵经书,等上百年世态变了,才又把经书写下来;基督教徒在罗马帝国蛰伏三百年,靠传送使徒的记忆活着,终于有一天把福音书传到世界各地。
三
看了这么多年书,我第一次严肃思考,书籍有什么意义?
自远古至今,从吟游诗人到发明文字,从墙洞上的绘画到互联网电子数据,书籍至今依然是传播智慧最好的方式。然而饱读诗书之士,依旧生活痛苦、工作不顺,看书有何用?即使遍览群书、通晓古今,能使我快乐吗?如果不能,岂不是沦为看书机器?论储存、搜索等,还不如人工智能呢!
人的第一需求是生存与繁衍,第二需求是离苦得乐。需要从生活处修炼,使家庭、工作、生活顺利,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生活的愉悦和谐。要想在生活中获得快乐和谐,需要清晰明白自然规律。明白了自然规律,自然会消融烦恼。
如何才能明白自然规律呢?
有个写作平台为了激活用户,拉一批大号鼓吹“日更”(每日更新文章)益处,大号讲自己如何努力奋斗,通过日更点滴积累粉丝,从而得到如今成就——不用撒谎,只要聚焦、夸大、引导至某方向即可。不懂的明辨写作者若不结合自身情况,在如今信息泛滥的时代,盲目跟随显然有害无益。
再推广之,若管理一个平台需如此,整个国家呢?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为了达到维护至高无上的权威,为达到某种目的,统一百姓思想是第一步:秦始皇焚书坑儒,文化大革命,日心说等。就如今印度森严的等级制度,最初凭想象分割出等级,为便于管理不断加深、强化等级意识,至今成为思想烙印——低种姓真的从思想深处认命自己生来低贱、被神诅咒,断绝反抗、突破的意识。
外在的“法则”太多,且经过王朝更迭渲染演化,到底孰真孰假?孰对孰错?难说。立足于当下,社会文化是真理呢,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难以分辨。绕来绕去,又回到王阳明的“致良知”。我们唯一的衡量标准是:本心。
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如此就超越了时间、空间、历史、文化、宗教等一切外在附加。而时间、空间、历史、文化、宗教以每课心而法,又依靠“心”而存在。如果我们不回归本心,但迷恋“心的描述”,便是舍近求远。
那儿有座山,听人描述,看照片,和山分毫不差,你以为你懂了山。但那不是山。山是立体的,山就在那里。你得爬上去看一看。
最智慧的书籍,从各种角度描述“真理”,和真理分毫不差,你以为你懂了真理。然而那不是真理,那是真理的说明书。到底什么是真理,还需我们上路探寻、亲自体验。
在这条“致良知”的路上,书籍是注脚,是描述,是分享,是沟通;我们看之,品之,研之,疑之;切莫迷信之。
参考资料:
1.《三体之黑暗森林》
2.《人类简史》
3.《孤独深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