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蒋勋讲文学
暑假正式来了,每天安排如下:早上5:30起床,利用一个小时左右完成行书的练习。6:30后,送儿子读书,顺带走路1小时左右,为每日步行10000步打下基础。步行期间,或随想、或用手机听书。比如听蒋勋讲文学,今天听书内容,部份记录如下: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看着河边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让人想起那远行在外的征人。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只有在梦中才能相见。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是呀,桑树能感知风向的变化,海水能体现出天气的寒冷。别人家的家人可以各自诉说衷肠,可是,是谁能听我一言呀,我又能同谁言。极致的孤独,极致的悲伤,无人可诉……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中说啥呢?你一定要好好吃饭,我在外面无时不刻的想念你。
文字,文学,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打动我那已疲惫不堪的心,冲淡我处于“逆境”的凄感,抚慰我涌入心头的“悲感”,激发我对抗当下的“意念”。这,大概就是文学的力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