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曾读过梁文道先生《常识》一书,如梁先生所言, “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文笔有限,但仍愿意写一写我眼中的常识,在这个时代留下自己的一点思考,表明在这片深爱着的土地上,我曾经来过。
随着某项政策的执行越来越偏离实际、远离科学,近期阿伦特所提出的“平庸之恶”这个概念也越来越多在媒体中出现。之前总是站在被平庸之恶侵害人的角度来讲述这个问题,这次不妨从这些机械地执行者、或者“创造性地”积极执行者角度,讲一讲他们除了是罪恶的施加者,也同样是受害者的身份。
近期正好刷了一部电视剧《人是铁,饭是钢》,围绕两个家庭的关系,讲述了某机修厂职工从三年自然灾害到改革开放的一段过程,而其中的主角之一崔大可,就是平庸之恶人物的典型代表:虽小毛病不少,但本质并不坏,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会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有点儿小才,能做成一些事,不是单纯地打手、楞头青;在真正地“坏事”面前会退缩,知道明哲保身,也知道哪些事是真坏的;对上不对下,为了向上邀功,会创造性地做一些恶心的事,但一旦上面发话,又能迅速转向等等 。
然而,也正是从他身上的遭遇,就能知道这样的人注定只是一个小角色:不管是事前的执行,还是事后的清算。
- 作为一线执行者,第一个承受骂名。
崔大可不管是搞什么分房、搞忆苦思甜、搞“自愿节约”,都是在百姓嘴里抠利益,伤害是实实在在的,不骂你骂准,不砸你的窗户砸谁的。
身在体制内、职场内的人,感触最明显,不管大氛围如何,小环境还是可以搞得与众不同的:某封闭集体内贪腐橫行时,还是有些基层甚至于大单位,保持了足够的清廉与公正;电视剧中的翻砂车间,也对厨师南易保持了关键的尊重,人员也没有落井下石。当某项政策就是错了的时候,“阳奉阴违”就是一个对单位、对长远负责的最佳选项。 - 作为一线执行者,第一个事后清算。
崔大哥有两次被审查的经历:一次是因“投机倒把”的个人错误,而一次就是参加四人帮运动。诚然,他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也能在关键时刻明哲保身,没有什么大的错误。但被关押审查的日子却是实实在在的,甚至于没有人会去可怜你,觉得你是罪有应得。说白了,再往上的罪恶,往往会被知识分子去骂,历史会记录;而这些人,就是一个小丑,被身边的人骂。
诚然,这些平庸之恶的人,夹在两头中间,确实也有些为难,但这种为难,正是他们自己不思考造成的:一些用常识可以理解的错误政策,面上应付过去是最稳妥的,百姓也可以理解你的不得不为,但创造形式、翻新花样、大张旗鼓地落实,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当然,在我们国家,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对百姓真正有利的政策,反而见不到这么坚决的执行,这些人好像又恢复了思考能力。另当别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