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兴起,在朋友圈做了个小调查,若我开设个公众号,随性写些原创文字,大家会不会有兴趣看。朋友圈人数本也就不多,心想着若是超过20人次回复,我就花些时间和精力去试着运营。结果倒真是收获了不少支持。若真的被称之为初心,又岂会轻易被时间和岁月所辜负。
01
或许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看一本书,一旦中途被搁浅,就很难再有重新拾起的欲望。追一部剧也是,所以有太多的美剧我都未能追完,因为若要重新再融入角色,回忆剧情,过于乏累,但如真的重头来过,又会被似曾相似的剧情所打扰,亦不愿意迁就。
那丢失的爱好呢?记得初中毕业那会流行写同学录,交换精美的本子,填写一些个人的信息。我记得在兴趣爱好一栏,填的始终是写作、阅读。一笔一划,字迹稚嫩,但每横每竖倒是坚定。
一晃就是十多年,忙着工作,恋爱,吃喝玩乐。唯独忘记曾经的真心交付。大学那年尚执着过msn space,在学校后门的网吧,饶有兴趣地研究排版,如何插入音乐和配图,之后的新浪blog也是一方天地。但好景不长,微博的横空出世,使得写作的能力和欲望在不经意间渐渐流失,寥寥数语既能获得关注和肯定,又如何再有心思去码长篇大论。
而微信朋友圈更是把快餐文化推向了极致,成就了微商和自恋症候群。每天在获取大量的其实事不关己,无关紧要的讯息之时,或许仅仅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尚未离群索居,并不在孤独边缘游走。
但试问是有多久没有静心去看过一本好书,多久没有全情投入地去写过一篇文?我的答案是有五年,最后一篇长文是在2011年的4月23日,内容是关于黄山的游记,从此之后,再无建树。
02
在这个最不缺乏梦想的时代谈梦想,却又是无限的奢侈。在我的朋友圈,有背包在丽江开酒吧的流浪歌手,有背井离乡在北京的小咖啡店里手磨咖啡的经营者,有踏遍无人之境,寻过最喧嚣城市的徒步者,有每日坚持写字,把文字变为一个个美妙符号的写作人。
隔着冰冷的手机,我尚能感受到云南和煦的日光,咖啡氤氲的香气,旅行者心底的声音,感动于文字背后的意味。这是他们的诗和远方,或许个中滋味,冷暖自知,但曾在某个时刻,他们义无反顾决定了走自己觉得最正确的路,若不去尝试,梦想只会被束之高阁,孤立无助,摇摇欲坠,最后死在了半路。
下载了一个关于写作读书的app,看见太多坚持着梦想,不忘初心的写作者。他们其中有些已经成功,也许并非每个人都优秀到天赋异禀,但足够努力使他们收获良多。每日保证有一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写字,可只言片语,也可洋洋洒洒数千。或许是没有读者的私藏,亦可是与你分享的所见。这是我对自己的承诺。
03
而我开设这个公众号,并无任何非份之心,可以当作我的后花园,我的自留地,我的小世界,任其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若正巧如一碗温度刚刚好的鸡汤,暖心了你我,也是无心插柳的缘分。
回到15岁那年自己,心无旁骛,写作之路注定孤独,像是在茫茫黑夜行走,并不知道下一个村庄,落脚点是在哪里,仅能依靠的,也只是心里微亮的烛火,足够通明,把前程照的敞亮。
有段话确实感动到我:
想写字的人,得有一种愿意面对空气说话的勇气。
你并不是要打动对面那个正听你说话的人,甚至事实上也不存在这样的听众。
你去写字,不过是在描述你难以描述的内心。
因为你不去写,它就会消失在思维的泡沫海洋之中。
文字作为记录,回忆,抒情,宣泄,想象,各种形式而存在,我喜欢看他们由我的任意组合编排而有了我的象征意义和情感符号,从而变成了我的证明,他们存在的意义从此都是因为我,一切平凡都有了价值。
04
对于公众号的起名也思索了两天。虽然初心这个词已是被用烂了,但我依旧衷爱。最先设想是叫初心微刊,结果被菜小姐嘲笑说有大姨妈的即视感,而后想到了如诉,简介如你所见,尽诉情怀,但陈小姐又觉得悲凉和消极,之后改为夜书所见,但又略显平庸,不够大气。
最后灵光乍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哪个女子不爱花,曾每年寻花,探访花经过的足迹,花开花谢,伤春悲秋,也是常事。一花观世界。天下之大,岂是一花所能观得,而天下之大,花开烂漫,花谢有时,却又未尝不是诉尽了人生的全部经历。我谨以一花微尘之视角去观世界之广博,人性之曼妙,愿每个文字都随着思辩而翩翩起舞,熠熠生辉。
以前天看到的一段话为结尾,言语直白,却道尽了写作者的真相。期待你的偶然或是刻意的经过,与之邂逅,让每个文字都有了光芒,而世间知己难觅,留下你想说的,共勉。
看似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坚持做呢?
因为世间难遇一知己,而写文字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说话有人倾听、想法有人分享、观点有人共鸣。
若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一花观世界。
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