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民广场更文800字点赞日更大挑战
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2-08-23 06:35 被阅读0次

在这个社会,有一种人,他们总是喜欢忘恩负义,在受到别人的帮助之后,便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这样的人,便是我们常说的“白眼狼”。

故曾有“自寿词”句云:“一生不戴乌纱帽,半路常逢白眼狼”,实非虚语。

白眼狼—形容人无情无义,心地凶狠,是忘恩负义的代名词。

狼以生性凶狠著称,一直被作为凶残冷血的象征,也就是不通人性,而在狼群中尤以长着“吊白眼”的狼最凶狠。

而白眼,是说没眼珠看不到眼前的东西,瞎眼,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是说瞎眼睛的,没人性的意思。

白眼狼这种狼极难训服,不管人们对它多好,它都时刻准备把人吃掉。

宋代诗人彭子翔有一首诗《莫养虎》,写道:莫养虎,饱则喜子饥则怒。

意思是,不要养老虎,你把它喂饱了,它会很高兴,会喜欢你,但是如果你没有喂饱它,它感到饥饿时,就会对你发怒。

你的善良,喂不饱饥饿的老虎,更养不熟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正如冻僵之蛇,本性不改,其苏醒之时,恩人遭难之日。

一个不懂感恩的人是没有羞耻心的人!

而对于父母而言,一生中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养了一个“白眼狼”,你处处对他好,他却一心想害你,最后恩将仇报。

收养一个忘恩负义的孩子,远比毒蛇的牙齿更伤人。

我们今天要聊的主人公魏夫人 ,便遇到了这样一个“白眼狼”,她好心收养她,含辛茹苦把她养大,并将她培育成才。

不料此女竟然恩将仇报,鸠占鹊巢,先是抢走她的丈夫,后是在她的葬礼上写诗讥讽她,此种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故事还要从9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说起。

她是魏夫人,名玩,字玉汝,北宋女词人。乃曾布之妻,魏泰之姊,封鲁国夫人。今湖北襄阳市人。

她出身于名门世家,自幼聪颖,博涉群书,尤其擅长诗词,留下了《菩萨蛮·春景》、《卷珠帘》、《虞美人草行》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当年理学家朱熹更是将其与才女李清照相提并论,朱熹说道:

“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魏玩)、李易安(李清照)二人而已。”

由此亦能看出,魏玩才华之过人。只可惜这样一位才女,最后所托非人,以致于含恨而终。

她的丈夫便是北宋中期宰相曾布(“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的弟弟),曾布在文坛中的名气自然不及哥哥,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却远高于哥哥,一路从小小县令,高升为一国之相。

其实二人刚成婚时,还是度过了一段非常恩爱幸福的时光,魏玩还曾写下“金马并游三学士,朱幡相对两诸侯”的金句,一时之间传为美谈。

但可惜曾布屡屡遭到奸臣蔡京的排挤,导致常年被贬在外,夫妻二人离别日多,所以魏玩后期的诗词,多为思夫之作。

所幸,曾布后来得到了王安石的赏识,一路高升,此时的魏玩,本应该和丈夫一起前往京都,享受荣华富贵。

结果这曾布,却全然忘了家里的糟糠之妻,反倒是和张氏你侬我侬。那么这个张氏究竟是何人?竟然能胜过才女魏玩?

其实,张氏不过是曾布部下的女儿,在张氏6岁那年,父母双亡,魏玩得知此事后,十分心疼这个女孩,与丈夫商讨过后,便将张氏接回家,亲自抚养,作为他们的养女。

由于此时曾布、魏玩夫妻二人尚未生子,所以对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特别宠爱,甚至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那般。

魏玩教她读书写字,带她游山玩水,“母女”二人的感情也是越来越好,而小女孩张氏也没有辜负养母的培养,学业日进,长大以后更是进入内宫(或许是做了女官),受到器重。

故事若是只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感慨这真是一桩大好事,但很可惜,张氏就是一个白眼狼。

上文中提到,曾布的仕途之路,可谓一波三折,经常被贬在外,所以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也正是因为如此,曾布才有了大把的“机会”,背叛妻子。

趁着魏玩独自在江西老家,曾布竟然和自己的养女张氏好上了,两个人在京城里是出双入对,你侬我侬,完全不知礼义廉耻。

由于二人实在太过明目张胆,引起了世人的不满,远在老家的魏玩也得知了消息,可想而知,对她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从此以后,魏玩便郁郁寡欢,没过多久,便香消玉殒。

去世之前,魏玩更是留下了一首“绝命词”——《卷珠帘》:

《卷珠帘·记得来时春未暮》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宋•魏夫人

赏析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
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上片的意思是记得你来的时候还没到春末,你我执手攀花,花枝上的露水沾湿了衣袖。

暗香初恋时光,盼望海棠能给以启示,争先去寻并蒂双花以证爱情能美满久长。

上片首句以“记得”引入回忆,“春未暮”点明时间。

以下二句,摄取典型的动作细节,描绘了一个富于情趣的生活场景。

这两句写的是:当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少女进入了幸福的热恋,她和恋人“执手攀花”,歌笑逗闹,情投意合。

这两句将人与花结合来写,沾带晨露的娇艳海棠,深情脉脉的纯洁女郎,交相辉映,浑化为一。

“暗卜”两句写出了天真无邪的少女对纯真的爱情和幸福,怀着赤诚的祈望和热烈的追求。

她暗自想象自己怀春初恋前景,乃至痴情地希望海棠能给以启示,寻到开蒂花,赢得爱神的庇护满意而归。

“暗卜春心”句表现少女初恋时的微妙的心理:“争寻双朵争先去”,写少女与情人心心相印,争先去寻并蒂双花以证他们的爱情美满久长。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
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下片的意思是你为何要辜负我的一片情意,轻易毁约,令人一腔幽恨,欲诉无门。

再次来到曾经的花树下,只能暗暗垂泪。春之神啊!你为何把我交付给这样无情之人。

分付:交给。

下片情绪顿转,女主人公倾诉爱情生活的不幸和委曲。

过片三句,直吐胸臆,说情人不知为何负心,轻易毁约,辜负了自己一片痴情,令人一腔幽恨,欲诉无门。

“多情”是对情人的俗称,宋元俗语,词曲中屡见。

两个“轻”字,既是对对方的诘责,又是对命运的控诉,种种复杂的感情凝铸成这几句率直、外露、一泻无余的“分诉”。

煞拍二句,归结到少女对花伤心,自悲感情虚掷,与开端几句呼应。

东君,司春之神。付,发落之意。

时至暮春,少女只得到当初与负心人嬉游徘徊的花下暗暗地落泪,因为海棠是她爱情悲剧的见证,海棠最了解她的痴情,也看清了薄幸人的负心。

当时,她曾“共花语”,此时无人“分诉”,只可向海棠倾洒悲泪,表明心迹了。她埋怨春之神把她打发到这海棠花下的爱情圈子里,颇具无理之妙。

此词结构上采用了今昔对比的形式,词的上片描写热烈的恋情,下片词意、情绪急转而下,倾诉了抒情女主人公对爱情横遭不幸而触发的悲苦与绝望,以及对薄幸男子的不满和诘责。

这种结构,勾画出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由对幸福的追求、向往、期盼转向对于不幸命运的怨恨、悲伤、懊悔这一心路历程,有力地渲染出佳人薄命的主题。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在这个社会,有一种人,他们总是喜欢忘恩负义,在受到别人的帮助之后,便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这样的人,便是我们常说的...

  • 归处

    九月飞花弄残枝, 流水东去惟君知。 东君不知君归处, 独有青纱泪沾湿。

  • 对联诗词:寒

    泪湿花枝灯影孤; 夜寒衾被枕月凉。

  • 对联诗词:孤

    泪湿花枝灯影孤; 夜寒衾被枕月凉。

  • 无题

    倚栏槛,望涯断,离人陌陌无归处。日盼月圆,更添一缕凄凉意。 青丝绕,胭脂泪,为君空把红妆醉。泪洒潇湘 ,饶是珠落难寻觅。

  • 《思君》

    玉珠滚将过桃腮,星眼含悲盼君还。 泪落沾衣湿罗衫,破镜奴愿把其圆。 恨君远在千里外,日倚窗期君蓦来。 忽闻夫来何不...

  • 花惹粉泪

    月色弥漫处, 风吹夜微凉。 花枝疏离处, 徒惹泪两行!

  • 一日一书(65)-庆清朝慢 · 踏青-宋·王观

    庆清朝慢 · 踏青 宋·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

  • 东方园林

    东外环下,柳林旧路。曾是陌上绿毡,何起十里桃雾?看湿处,昨夜雪故。若非无常,海棠成蹊,多少游人闲步!

  • 长相思·最好别相见·新韵

    怕相思,还相思,几度孤眠枕上湿。魂归梦醒时。 笑奴痴,偏奴痴,一片幽情空自知。与君相遇迟。 注:海棠社题,词牌长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ui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