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来书云:“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矣。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惟有寐而方醒之时耳,斯正孟子‘夜气’之说。
但于斯光景不能久,倏忽之际,思虑已生。不知用功久者,其常寐初醒而思未起之时否乎?今澄欲求宁静,愈不宁静;欲念无生,则念愈生。如之何而能使此心前念易灭,后念不生,良知独显而与造物者游乎?”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则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功夫大略相似。
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耳。今“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之患。
孟子说“夜气”,亦只是为失其良心之人指出个良心萌动处,使他从此培养将去,今已知得良知明白,常用致知之功,即已不消说“夜气”,却是得兔后不知守兔而仍去守株,兔将复失之矣。
“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
良知之体本自宁静,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本自生生,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非独圣门致知之功不如此,虽佛氏之学亦未如此将迎意必也。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今却欲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是佛氏所谓“断灭种性”,入于槁木死灰之谓矣。
【译文】
你来信问:佛家“在不思善,也不思恶的时候体认本来面目”,和我们儒家“在事物上格正自己”的功夫不同。我如果在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下致知的功夫,其实就已经在思善了。要想善恶都不想,而心中的良知处于清静自在的状态,那只有在睡觉刚醒的时候,这正是孟子说的“夜气”。但是,这一刻也不长久,倏忽之间,思虑已生。
不知道用功时间长的人,是否能够长时间保持刚睡醒时那种思虑未起的状态?现在我越是求宁静,就越是不得宁静,越是想不生念头,那念头就越要生发出来。怎么样才能做到让心中前念头灭去,后念头不生,良知独显,而与大道相合呢?
“不思善、不思恶时候体认本来面目”,这是佛家为那些不识本来面目的人能参悟佛性而说的一个方便法门。“本来面目”,就是良知。如果识得良知,就不需要讲这了。
“随物而格”,是“致知”的功夫,和佛家说的“常惺惺”一回事,就是保持警醒状态,也是时常存养本来面目,致良知而已。儒、佛两家的修行功夫大体相似,只是佛家多了一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与儒家不同
你希望自己不思善、不思恶而心中保持良知清醒自在,这就是已经有自私自利、刻意求善之心,所以期待自己得到这“效果”;期待必得的“不思善、不思恶而良知清醒自在”的状态。
孟子讲“夜气”,也仅是跟那些失去良知的人讲良知产生的地方和时间。使他从这里存养良知。现在你已经清楚认识了良知,经常下致良知的功夫,就不用讲夜气了。
这时候来讲夜气,就好像守株待兔,兔子已经得手了,不守着兔子,还去守着那树桩,那得到的兔子不又跑掉了吗?
你说想要求宁静,想要求不生欲念,这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的毛病,所以念头越生,越不宁静。良知就是一个,自然能辨别善恶,哪还有什么思善思恶?良知本来宁静,你又求一个宁静;良知本就生生不息,你又求一个念头不生,不光是儒家的致知功夫不是这样,佛家也不主张刻意修行的。
只是一念在良知上,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就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现在你却想要前念易灭,后念不生,这就是佛家批评的“断灭种性”,是泯灭心灵明觉态,让心灵处于死寂状态,那成了槁木死灰了!
【浅谈】
1、一切顺心自然,功到自然成。但是凡事上又要“随物而格”时时刻刻如用尺子拿道衡量自己合不合道。大一点说不抱成圣成贤的目标,小一点说不抱希望事功成就,你就真的进步了。
2、圣人之言,不论是儒释道那家都是对的,只是我们要会听、会看,不可执于文字。所以为什么说“不思善不思恶”是方便说,是针对普通人刻意追善、避免恶的毛病而言。
3、良知本与烦恼是一体的,都是心之呈现。如硬币的正反面,在事上呈现心之四端,是良知;在事上私欲膨胀,不敢当,或固执地非要达到某个目的,就会烦恼不断。
4、做事不到位,没有凭良心做事,并非良心被狗吃了,只是如太阳被乌云遮住了。阴天并非没有太阳,这点大家应该都明白。
5、不有意、刻意、人为的趋善,也不有意、刻意地避免坏事,灾难的发生。一切涤除玄览,在心态平和自然的状态下让心之本体——良知、良心呈现,这样去做事,才算道法自然。
6、《庄子·天下》云:“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终无始者为友”。多大的气魄!极高明的境界!但又如此平淡而中庸的感觉。这也是佛家说的“常惺惺”,经常保持内心清透、清醒、澄静的状态。
7、当然,先生说佛有自私自利之意,只是针对陆澄的方便说。也是太多人理解的成佛要追求宁静、追求欲望无生,这还是一种求,不是无欲。中国的禅宗是让你担水砍柴,亦是般若。专注做事,无心无欲。
8、修行别老想着“我要做一个好人”,这也是将迎意必,要结果。要在具体事、每时每刻上专心。具体怎么做,不去给自己时时贴标签。这样的修行,才是格物致知,才算儒家说的“应事接物待人”的日用常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