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古代文化读书笔记
读《苏东坡传》18——文豪苏轼的一生及那个风云激荡的北宋风云

读《苏东坡传》18——文豪苏轼的一生及那个风云激荡的北宋风云

作者: 橙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6-18 21:50 被阅读63次

《苏东坡传》是民国大师林语堂先生所著,这本书被称为民国四大传记之一,开启了中国本书从时间的跨度描写了苏轼的一生,也描写了苏轼眼中的北宋朝堂,描写那个时代文人骚客、名臣将相。本书重点在于体现苏轼本人才情(行文如流水,行之所当行,止之当止),性情(乐观豁达),纵情(文字、山水),人情(认为没有人不能够相信的)。苏轼不是生活在最好时代的人,但是他的性格却过出最好的人生。

全书的大纲共分为四部分,刚好贯穿着苏东坡的一生。第一部分,写苏轼童年和青年时期,从眉山一个小童变成名动京城的榜眼;第二部分,写苏轼的历经亲人去世的打击,写苏轼因为不同意王安石的新政一直在外放为官,官场沉浮;第三部分,写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后,开始走向成熟、圆润,达到人生才情的最高峰。后来,得到太后的赏识,官场又一路走高;第四部分,到了太后去世,苏轼又开始一路遭贬,直到海南儋州。

黄州的苏东坡才是真正的苏东坡,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之后的苏轼,写出人生最高水平的辞赋。最爱的是哪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应该是千古第一豪迈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杨慎这首临江仙应该是这个赤壁怀古最佳解读。这首词之所以名流千古,不单单是因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样极富有画面感的描写,而是一种感慨。滚滚时间长河,什么人算的上是英雄呢?自己年华已逝,华发已生,自己又做了什么?从历史的岁月长河,引发到自己命运的感慨。自己是成了这历史长河中的哪一朵浪花,怎样被卷起,又怎样落下,惊起了怎样的如雪般的永恒,原文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一生与王安石变法纠葛不清,新法到底是恶法还是国家富强之法,这个没有定论。千古以来,从南宋至民国,贬低王安石多,南宋的朱熹认为王安石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真的是这样吗?北宋此时已经是国库空虚,无法支付对北方作战的巨大军费开支。冗官、冗政、冗兵已经让朝廷愈发无力,蓬勃发展的文化兴盛掩盖不了社会的实际问题

王安石说的‘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这句话真是掷地有声。尤其是在儒学的背景下,在明朝甚至有儒者主张恢复周朝不可考的井田制度,一味的仰古伤今。在尊师重道的北宋时代,说出‘祖宗之法不足用’的王安石绝对是站在历史的制高点。然而,王安石还是失败了,王安石的失败在于解释一个东方的农业文明无法让一个朝代达到极致,总是不断的再重复极盛而衰,后一个朝廷又站在腐朽的朝廷走向新的荣耀。王安石变法,失败在于本身见识上的缺陷,在于北宋王朝乃至传统王朝一家一姓朝廷之固有的矛盾。

让苏轼站在王安石的那个身份,苏东坡未必能成为苏东坡,也未必有王安石做的好。苏轼生在不完美的时代,他用他的豁达、才情、哲学,达到个人饱满的一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苏东坡传》18——文豪苏轼的一生及那个风云激荡的北宋风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ew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