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开心,一早看到昨晚这位个案姐姐的反馈,很是为她开心。
不管是看到先生给她的留言、还是她发给先生的话,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力量了。


40岁的她,因为童年成长的家庭没有欢声笑语,充满着父亲的情绪暴力与母亲的抱怨,她在家庭里面感受不到爱,除了压抑就是对「温暖家庭」的期待。
以至于会因为第一次见先生面时被他的家庭场面打动,嫁给了他之后,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婚姻,感觉自己又找了第二个父亲,和自己父亲极度相似的人,她特别的痛苦。
昨晚和她说,我们看似因为和先生的感情问题要做的解读,但不尽然是我们表面所看到的这样,当我们解读完,她整个生命状态里一直遇到的迷惑、困扰都会得到化解。
带着她往很深层的里头走。
她活得很纠结但又不甘心,逼着自己不断地努力却一事无成,她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也越学越焦虑,她觉得自己总是不够,不够好、不够完美,总不停地往自己身上戳刀子(指的是评判、指责、怨恨自己)
当昨晚引领她把自己当作自己的父母,给自己曾经没有得到过的爱时,去接纳、悦纳、爱自己时,她瞬间感动了。
是啊,道理很多人都懂,可在很多坎上过不去。因为我们真不能停留在头脑层面上去理解某些道理,而需要“心”的看见、“心”的敞开、“心”的感受。
心灵的沟通,走心很关键。我们不能试图用分辨、评判的大脑去解决问题,这会忽略掉许多。
也许有的人“逼”自己就成功了,那是别人走的适合他的路,但未必适合自己。
不妨将对自己的“逼”化作万般的柔情,当对自己有一份深深的、全然的接纳时,内在成长的力量会起来。
到那时,我们根本不用“逼”自己,都自然会有向上的动力,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滋养的、发自内心的意愿、去享受去做的,而非被迫、基于内心的恐惧不得不做。
同样做一件事,发心不同,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昨晚的5个半小时,我们聊了很多,从她的天赋、她的关系课题、她的内在工程整合、她的人生目的、她的方向等等,结合她的生命状态,细致地为她进行梳理,她也明晰自己接下来可以怎么做了。
她从中也就自己看见了,自己与先生的关系问题出在哪里。
就这样,当一个人明晰了自己时,心是可以安定下来的。
她今早起床不再像以往那样焦虑,不再逼着自己不断努力看越看越焦虑的书,不再督促自己必须要怎样、不能怎样了。而是,愿意先去尊重自己的喜好,做一些自己当下可以做的事。
接下来列一些适合她成长,助她与自己的心更靠近的书单,让她可以细腻读懂自己、了解自己。
这是现在解读的一项福利,会根据个案当下的情况罗列适合她阅读的书单,对她的成长如虎添翼。
深深的、深深的祝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