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路过人间

作者: 故辞 | 来源:发表于2022-01-21 08:04 被阅读0次

        哲思推荐编辑:四为堂主人

          人生碌碌竞短争长,殊不知枯荣有数,得失难量。         

                          ——————《浮生六记》

            或许在许久以前,对于人生的价值定义并没有如今这么丰富。因为活着就是价值。大概后来百家争鸣,各种新的价值观也就出现了。学识,金钱,地位,权利权衡了人类几千年,也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而今,这些东西早已潜移默化地烂在了人的骨子里。

          儒家告诉人们,志存高远,学而优则仕。用礼教约束人性,冠以君子之名。这条道德的准绳就像灯塔一样指引着人们欣然而往,当然,并不是谁都能与人性抗争并屡战屡胜。准绳存在,一旦卷入,等级就出现了。有了竞争,就有了各种比较,吃饱争取吃好,穿暖争取穿好,闲适争取快活。一级一级的快乐,慢慢上升,物质满足不了,就只能用精神来满足,于是各种苦恼都纷沓而来。

            道家告诉人们,逍遥自在,不论世外春秋。不参加这场竞争,就有如看客一般。吃啥穿啥不重要,能够像个原始人一样,吃饱活着就好。当然,你哪怕有一点欲望,也会搅入这场漩涡当中。而在两者的边界,两边都不讨好。既对追名逐利不屑,也无法完全摆脱他,本想图个潇洒,结果倒是得了一份矛盾的苦恼。

          佛家告诉人们,万事皆空,别瞎折腾了。一个空字概括了无到有,有到无。既然万物终将遁形,人类凭什么例外。于是,无念无望,有些悟不透的,到死也是什么都不知道,不过不重要,反正也是要消散掉。空才是永恒的存在。

          上面的几个代表思想算是影响当今世界最深的,试问,思想也要作取舍吗?选择名利就俗吗?选择逍遥就雅吗?选择放下就高吗?皮囊塑造要追求美丽吗?灵魂的潜修要追求境界吗?

    路过人间

          人是群体动物,少了群体性也就少了人的社会性。特别对于现在,人的社会性越来越突出了。人有摆脱不了的东西,社会关系,欲望本能,而几千年多少人都在思考如何绕开这些羁绊,包括上面说的那些。现在,人们想出绕开的办法越多,就会发现相对应的羁绊越多。于是,在无止境的追寻里,这些东西便会无止境的存在。或许真像佛家所言,待到人空,万事才能真正地空。因人而起,自然也就因人而灭。人生碌碌,竞短争长,拿起放下,实在填满了这短短一生。正因为人生较之人类存亡,较之宇宙浩瀚,太过悬殊。于是又有人得出:消灭文明,回到无知的时代,人就不会想这么多。文明的轨迹已然形成,人一直都在这个无形的轨迹里行走,从来只在适应,遵循大自然,而忘了人的烦恼多来自人的规则(这里的规则大概是一种理或者存在,并非狭义的规律),而大自然要毁灭人,跟人的规则毫无关系。试问,人的规则较之自然,何如?你的规则较之人群,何如?你的灵魂境界较之生命,何如?

          活着,很简单,有一个皮囊装着一个灵魂,但皮囊有保质期,灵魂倒没听说过有保质期。灵魂有重量,压住皮囊而不使它如浮尘。灵魂太重,超越了皮囊,于是留了下来,等待他的,是岁月的洗礼,或许越洗越新 ,或许越洗越轻,当然是人类的历史长河里的水。人生碌碌究竟为何?这个问题暂时归类在人规则里,既然在人的规则里,或许只有等到人消散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消失了。因人起因人灭,因人而异,但一定因人有知而产生。

          有始为什么没用终?那人生碌碌答案是什么?答案在人的规则里,要去问人的规则。不要将人的规则和大自然的规则混为一谈。自然规则与人的规则是包含与被包含,而不是交集,以人的规则问题去自然规则里寻找,除了发现自己渺小以外,还能发现自己一直都在人的规则圈子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思||路过人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fe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