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你们好!
你可能会称呼我为父亲,或者爷爷,或者什么其他基于血缘和伦理的称呼,这不重要,因为我本没有选择你们的机会,同样,你们也没有选择我的机会,我们的相遇是一场“巧合”,我不敢说它一定有个美好的结局,但我会时时祈祷,祈祷你们过得都比我或我这一辈的人要好,对此,我们谁都没有责任和义务,但却有意义。
这是我意识认为的这个我的第三十三年,当然,更多的人总是纠正我,你才32岁,甚至31岁,这不重要,说这个只是我怕后面的内容过于精炼或者直接,权当我在凑字数,而且我真的在努力多写一点,好让我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长辈,万一你们会看到呢,是吧!
看到题目的你们的可能已经猜出来了,是的,这只是我唠唠叨叨的第一“弹”,说实在的,我不知道我会写到什么时候甚至不知道会写些什么,但我仍然下笔了,原因很简单,我多么期待现在的我,有一封或者很多封他们的来信,可能被封在破旧的牛皮纸袋里,或者被埋在宅基地的地下,或者只是关于他们的故事,但我什么也没看到,突然很难过,不见得是因为我遇到了麻烦,更多时候是因为我想看看是什么样的人把“基因”传递给了我,那会让我觉得我不是秋风中一直飘荡的叶子,叶子也没什么不好,只是记不起来我以前长在哪颗树上偶尔会让我惆怅,现在的你们怎么形容这种感觉?有没有更新鲜的词?哈哈,跟你们聊聊天真好。
可能是因为人类固有的臭毛病吧,总想着把一些未来某个时刻你们能明白的道理提前告诉你们,并自欺的认为你们会全盘接受并奉为金科玉律,我在做什么梦,想想我对他们做的事情吧,但此刻的我,真的希望看到他们的“金科玉律”,哪怕只是些过时的、简单的、单维的、老套的词句,都会让我浅薄的意识中长出他们的样子,然后对着镜子笑笑,告诉自己,他们是即是我从前的样子,也是我未来的样子。
有时间的话多读点书吧,我不能告诉你们应该读什么,但读书本身就是我要说的,先别管什么收获,去做,这件事情越早开始越好。最好还能写点东西,胡乱的天马行空的写吧,不用管什么遣词造句也不必怕别人看到你们的幼稚与青涩,哪有什么比袒露心意更勇敢和成熟的事情?你们不必相信,但我有个经验,那些笑话你们单纯或天真的人,会在夜里偷偷的羡慕你们的生活,单纯或天真是极其稀缺的性格,可能会有挫折吧,但对生命而言,是好的品质,尽量的保持的好,但终将你们会失去,到时候可能你们也会把这些话告诉给你们的孩子们,即便如此我也很高兴,叛逆是人类繁衍的基本动力,我只是觉得,万一你们可以提前认识到这种好的品质呢?这是个赌博,但当年智人的出走就不是赌博吗?他们赌赢了,所以,我们的基因里带着这种天性,你们也要继承和传播,没有选择,区别在于你知道或不知道。
为什么读书?这是目前我所知道了解这个复杂世界最好的方式。可能在你们的世界,仍然有我们称之为迷信的东西,但不重要,迷信让人活的轻松,会安慰人心,没必要展开黑白之辩,倒不是让你们去迷信,而是怕你们陷入那种黑白之辩的“陷阱”、“泥潭”,那样,你们的生命会被蚕食,这不是什么真理,是一个教训,不一定会发生,也许你们还会所向睥睨,但终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去做,赢天下人易,赢自己难。
也许有些你们中的有些人正在读书,可能读的非常不错了,至少看上去是的,是不是已经是知名作家或学者了?真棒,孩子们,我为你们骄傲。不知道此时此刻的你发现了吗?我们的传承中有一种“骄傲”基因,这使我们非常容易陷入“自恋”不可自拔,当然,我知道你们有自恋的资本,但这个问题的危害不在于你的能力是否配得上你的自恋,也不是自恋会让你看上去像个“蠢货”,而是它会成为你“自觉”的障碍。是的,这同样是个教训,而不是真理。它有发生的可能性,是概率问题,不是历经岁月、长期检验有效的真理,所以你需要自己判断。也许你们发现了,我提出了建议,然后又似乎反对了这些建议,这不是什么我这个时代的文法,而是刻意的给你们看一眼“自觉”路径的物理状态(认知回路)。我们在生活中获得了大量的“经验”,这是“数据”,这些不是不重要,而是你们会慢慢的积累,数据的标准的走量。然后是最重要的,至少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算法”,也就是你们怎么处理这些“数据”,我所说的自觉,是算法。
后续我可能还会絮絮叨叨的说些你们知道或不知道的事情,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跨越时空跟你们“见了面”,我很高兴,谢谢你们从来没有为是我的子孙而感到“羞愧”,我也同样,无论你们现在处于何种人生境地,我都相信你有自觉或绝地反击的力量。
所以,请允许我宣布第一条家训:
无论你处于何种人生境地,低头读书,抬头做人,自觉与人,自觉于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