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情绪从不需要控制,而需要接纳!

情绪从不需要控制,而需要接纳!

作者: 萧寒之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16:42 被阅读0次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心理的文章,文章中提到“情绪从不需要控制,而需要接纳”,让我对情绪有了更深的理解。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立很多flag,但大多数人一次次下定决心,一次次重蹈覆辙…… 这,会带来很大的挫败感。文中提到Tali Sharot 教授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她发现:

想要做出改变,重要的不是拿坏习惯的危害来威胁、恐吓自己。

恰恰相反,真正的改变,需要顺从自己、对自己好! 

Tali 教授认为,我们的脑海中一直都有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只要你威胁他人,让他感到恐惧,他就会采取行动,满足你的要求。

因此,当你想要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模式,特别是那些有害的习惯时,就特别倾向于采用吓唬、威胁自己的方式,以达到目的。  

其实,大量心理学相关研究都发现,威胁对行为的改变是非常有限的。 

动物和人都有一种本能,如果有什么东西吓到我们了,一般都会倾向于逃避,并且试图通过一些方法,来消除威胁感这种不好的感觉。  

例如,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一时没忍住,还是吸了很多烟。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这样对自己说:“我爷爷也吸烟呀,但还不是活到了 90 岁。所以,我们家的基因一定很好,完全不惧怕吸烟带来的危害。”  

就这样,你亲手把自己的恐惧消除了。  恐惧没了,威胁也就没了,下次吸烟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安全,而是真正的危险。  

不重视、不以为然、不认为可能的事情会发生,这种种想法,都给你想要做出改变的内心,带来了层层的阻碍。

这也是威胁自己、恐吓自己不管用的主要原因。  

好消息比坏消息会让人从中学习到更多,而且从中学习的能力,在一生中相对比较稳定。  

虽然我们也会从坏消息中学习、改变自己,但坏消息带来的积极影响,却随着年龄呈倒 U 型曲线趋势(如下图),而且一直低于从积极信息中的学习与改变。

从图中红线可以看出,30岁以下、60岁以上的人,他们最难因威胁或者警告而改变自己的认知与行为。  

从这个图上,也终于明白明白,为什么告诫小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没出息、告诫老人那些广告是骗子而且卖的药对身体有害,他们根本不会当回事儿。  

不仅如此,其实无论你的年龄是多大,基本所有的人都只会接受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对那些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信息,能躲则躲,躲不过就骗自己。  

忠言逆耳,但正因为逆耳,而基本被忽视。

威胁、警告很难让人做出真正的改变,那么就顺着它!因为我们的大脑想要听到好消息,想要看到自己的成绩。

三步改掉你的坏习惯

第一,社会激励(Social Incentives)。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社会交互的环境中,几乎每个人都很在意别人在做什么。随大流确实是一种社会现象,改坏习惯时候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现象。

因此,强调其他人都在做这件事,对我们自己来说,是一种很强的激励。  

当贪玩时,告诉自己,别人已经开始复习了。虽然可能会有一些焦虑,但正是这种焦虑让你本身做出了改变:减少玩乐,多学习。  

当熬夜时,告诉自己,我这个年龄的人,基本都是 12 点之前睡觉,同寝室的同学都已经睡着了。就这样,你也会悄然放下了手机,准备入睡。  

与他人比较是必要的,但也不要忘了及时奖励。    

第二,及时奖励(Immediate Reward)。  

如果让我们为了未来某个不确定会发生的事情来奖励自己,便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

例如,将来的健康。  

你也许会觉得这是不关心未来的做法。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很关心自己的未来,关心自己未来是否健康、是否有出息……  

但未来有点远。  

或者说,你现在的表现与行为,在你眼里,也许不一定会决定未来怎么样。

即使现在有些坏毛病,但未来同样可以健健康康,同样可以功成名就。  

所以在当下,你为了省去麻烦,不去洗手消毒;为了满足自己,吃各种高度刺激的食物;为了放松,玩手机停不下来……  

这样的你,根本不会在乎未来那些不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奖励的介入,让你的大脑,把改变当做一种奖励。  

当你想要改掉坏毛病时,可以考虑这种方法。  

例如,你打算戒烟,不要告诉自己,吸烟会危害生命,将来可能得肺癌……   

你要首先要告诉自己,周围很多同学、同事都不吸烟(社会比较);    

然后,在你戒烟时,每当达到了自己设立的目标 —— 一天只吸 3 根,那么就奖励自己吃一顿好的(及时奖励)。 

当然了,另外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和其他朋友一起戒烟。  

一起做,不仅有比较,而且成功完成当日的目标,也会让对方看到自己的成绩。  

第三、进度监控(Progress Monitoring)。  

Tali 教授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相比于未来的负面糟糕的消息(例如,身心健康受到危害),我们的大脑更能有效处理积极的信息。  

也就是说,如果想引起大脑的注意,你可能需要突出自己的进步与成长,而不是退步与失败。  

所以,你可以告诉自己:如果不吸烟,将来会更健康;如果不贪玩,成绩会更好;如果不吃刺激性食物,胃会更舒服……  

除了不威胁自己,你还可以对坏习惯的改变进行监控。  

例如,当你想要拒绝零食时,就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首先,告诉自己,不吃零食可以更加健康,而且周围的人都很少吃零食的(社会比较);    

其次,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如一天只能吃 3 包零食;   

再次,完成当天的目标,要立即奖励自己,比如可以多看剧一个小时(及时奖励); 

最后,记录自己每天完成的情况,周末汇总,随时监控自己的变化(进度监控)。 

就这样,在周末时你就可以对自己说:“我成功坚持一周了!” 同时也可以趁热打铁,给自己一个稍微大点的奖励:看剧 3 小时。  

突出自己的进步与改变,你会变得更有毅力来让自己做出真正的改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对自己的控制感会越来越强烈。  

以上是对文章的简要总结,我对照了一下自己最近的一个实践,竟然惊人的符合他的这些原则。

我一直想要健身:

我搬到了奥森附近,每天晚上有很多人健身跑步,大家都很注意健康和运动;(社会比较)

我给自己设立了7周49天每天锻炼的目标;

每天完成当天的目标,感受到每天的锻炼越来越轻松,心情都很不错,工作的压力也随之一散而去;(及时奖励)

每天都会感受一下腰腹肌的变化,由开始的酸痛开始逐渐弹性有力,仿佛看到了7周后的八块腹肌。(进度监控)

如果你也在挣扎着做出某些改变的时候,不妨也试一试这个方法吧。

相关文章

  • 情绪从不需要控制,而需要接纳!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心理的文章,文章中提到“情绪从不需要控制,而需要接纳”,让我对情绪有了更深的理解。 每个人一生中都...

  • 2021-09-04

    正视情绪 情绪需要被看见而不是控制 情绪需要表达而不是压抑 知道情绪背后真正的需求

  • 情绪需要管理而不是控制

    文/风言锋语 在我们忍无可忍的情况下, 就容易引发愤怒,而很多悲剧都是由愤怒引发的。大多数人会觉得愤怒是消极的、有...

  • 情绪需要控制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

  • 接纳孩子的情绪

    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管理需要父母引导,引导孩子进行情绪管理,首先,父母需要从接纳孩子的情绪开始。 很多父母不...

  • 情绪需要调节,而不是去控制

    “我告诉你,我是不会忍受你这样叫喊的。如果你不停止朝我叫喊,我就没收你的ipad一个星期。再往后,就是一个月!如果...

  • 2019-03-27

    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真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再因为一件小事而冲动的去做坏事,去说坏话,需要控制住自己。

  • 情绪|为什么需要接纳,而不应管理?

    以前我们总是生活在如下的教育环境下: 有人哭,我们爱说“不哭、不哭。” 有人生气,我们爱说“别生气、别生气。” 有...

  • 情绪需要控制吗

    工作生活中难免被各种琐事缠身,情绪控制着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脾气关乎秉性、修养,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 【情绪是用来接纳的,而不是用来管理的】

    【情绪是用来接纳的,而不是用来管理的】 情绪是用来接纳的,而不是用来管理的! 管理情绪很容易又成为控制、打压、压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绪从不需要控制,而需要接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kp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