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十分读书社
十分读书|《一个数学家的叹息》

十分读书|《一个数学家的叹息》

作者: 是阿若啊 | 来源:发表于2023-10-07 13:48 被阅读0次

《一个数学家的叹息》,作者是美国的保罗·洛克哈特。他是一位传奇的人物,十几岁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并不是因为课堂教学),从大学退学,靠编程和教导小学数学为生。199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洛克哈特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学科学研究中心(MSRI)和布朗大学任职。2000年加入纽约的独立学校圣安学校,教导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数学课。

这本书开始是作者的一篇文章,作者认为数学就像绘画音乐诗歌一样,是一门艺术。而当下的教育,把数学进行野蛮粗暴的肢解,让孩子淹没在题海之中,无视数学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创造。而后加上序言、几位知名人士的书评,合为一册书。所以内容并不是很多,坐动车上一会儿就看完了。

读这本书的起因是和一位大班家长交流,她质疑园里用蒙氏教具带孩子用具象物品感知1-10的概念,和10的分合进度太慢了。

她家的孩子已经可以心算100以内加法,一年级奥数,类似奇数集合,交换律结合律高斯小学公式之类的,已经会刷题了。在日常观察中发现,孩子只是机械记忆加减法算式和解题方法,并不能理解运算含义。所以我个人认为,家长把数学单理解为计算,或者说刷题,限制了孩子更多的可能。

如果说,学习汉字是为了帮助孩子阅读,作为理解世界的通道,书写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渠道。那么学习数学是为了什么呢?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答案。

数学,是创造性的思维。协助分析与统合,掌握事物、现象的思考态度,是数学性的思考。

书里举了一个例子。从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奇数之和为完全平方数,即1+3+5+...+(2n-1)=n^2

通过这个图片,可以可视化的理解这个问题。

现在课堂上的孩子们应该都会练习过这样的题目,并且通过背诵公式,达到熟读成诵的结果。但答案是通过背诵公式得到的,或老师告诉的,与答案是自己探索出来的,中间隔着十万八千里。

现在学校的数学题越来越难,通过解题这个过程,是让孩子爱上数学,还是毕业以后再也不想见到它,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作者在书里通过生动的例子,说明他的观点。通过观察和发现、做出猜想,然后论证这样的猜想。在过程中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这样的过程,是数学最有魅力的部分。

也是能陪伴孩子一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相关文章

  • 一个数学家的叹息【读书推荐】

    本书来自朋友圈的推荐,由于酷爱数学(即使数学成绩差),也梦想着做数学老师,便入手了这本书,从文本长度上来说,这本书...

  • 一个数学家的叹息

    1月7日,阅读《一个数学家的叹息》全书 我见: 洛克哈特的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危险。你要跟着他学数学,应付中考高考,怕...

  • 《一个数学家的叹息》的读书笔记

    数学是一种探索过程,任何一种心智上的敏锐,都来自自己解决问题。在数学教育中适当引入数学史内容,是让孩子思考去如何解...

  • 数学本是一门艺术——《一个数学家的叹息》

    来自浙江杭州的书友西昆仑给云上读书的小伙伴分享《一个数学家的叹息》这本书,作者保罗·洛克哈特曾经是大学数学教授,从...

  • 数学家是艺术家?

    这周继续阅读跟数学教育有关的书,主要读的是《一个数学家的叹息》。作者保罗·洛克哈特是一位成功的专业数学家,在大学里...

  • 《一个数学家的叹息》读后感

    最近在琢磨怎么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看了Paul Lockhart的《一个数学家的叹息》(https://book...

  • 读《一个数学家的叹息》有感

    之所以读这本书,因为我想了解从一个数学家的视野认识什么是数学、现代中小学的数学教育的状况、如何进行更有趣有效的中小...

  • 让孩子爱上数学——《一个数学家的叹息》

    写我读过的书。 这是我2020年的第13篇读书笔记。 最近倒真不是没读书,书还是读了些,笔记却好久没有写了。 趁着...

  • 《 认知红利》读书笔记

    保罗·洛克哈特在《一个数学家的叹息》中说:数学的本质是表达的艺术。 数学应该是一个思考工具、表达工具,而不是简单的...

  • 翻译:Love & Math(三):神秘的野兽

    有很多方法可以让一个人成为数学家。这里,是我成为数学家的历程。 可以你想不到,当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我讨厌数学。或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分读书|《一个数学家的叹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nu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