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一两千年前,在暮春的地盘里,清明、寒食、上巳各自占山为王,三国鼎立。
三国里,寒食的势力最大,是历史悠久得吓人的老大。
寒食在冬至后的第105天,也称百五节或一百五,一般就在清明节气前一二天。
寒食顾名思义是吃冷的食物,这时要把所有的火种熄灭,不许动烟火,所以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
寒食节在民间传说里是为了纪念被晋文公重耳烧死的介子推,这个故事说春秋早期的晋文公重耳逃亡时没有食物,介子推割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国当了国君,介子推有功不受禄,带老母亲隐居到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来好赏赐他,下令火烧绵山,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被烧死了,晋文公就把烧山这天定为寒食节,不许动火,吃冷食,还把寒食节后面一天设为清明节,都用来纪念介子推。
对这个足够惊悚且怪异的故事我没意见,不过清明有意见:“我是个节气,节气在哪天不是寒食能决定的。怎么能重耳说哪天清明就哪天清明?”至于寒食,他的意见更大了:“这故事谁编的?我那悠久到没朋友的历史你居然敢只从春秋给我起算?!”
寒食的源头是能追溯到远古的刀耕火种时代的。无数年以前,燧人氏发明了钻燧取火,这是上古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么重大的事情当然很神圣,必须有个仪式来让大家记住。所以首领们规定,过一段时间,就要把火种全部灭掉,重新钻燧取火,新火必须由首领们来取,这叫改火。
要知道在上古取个火可没那么容易,家家户户都会小心地把火种保留着。用得好好的火,你说灭了就灭了,在你把新火点起来之前,只能吃冷餐,想烤个火取暖都不行,谁乐意啊。
但是首领们有办法,他们说,旧火代表的是旧的能量,不吉利,新火能“救时疾”、“去茲毒”,还能驱邪、防天灾、保丰收,用新火就能获得新的能量,得到神灵的保佑。
改个新火还有这功能,这招在上古是很管用的,大家都不敢保留旧火了。取新火前,旧火必须全部灭尽,在新火点起之前,就只能寒食了。寒食是改火习俗的附加产品。旧火灭尽后,大家就去围观取新火,新火点着,人们就带着神圣的心情从新火上点着火把上,把新火传回家。
这改火最初也不是一年一次,《周礼》曰: “司灌掌行火之政令, 四时变国火, 以救时疾。”一年要改四次,后来才慢慢固定在冬至后105天的。
改火仪式在后代加入了祭祖扫墓的,灭旧火是辞旧和死亡,取新火是迎新和新生,这新火人们会带去祭祀祖先,寒食就和祭祖扫墓联系在了一起,南北朝的时候,“寒食墓祭”已经蔚然成风,唐朝时更盛。《旧唐书·玄宗纪》记载:
“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一逢寒食节无不祭扫。”
盛唐以前,寒食扫墓还是野祭,是民间自发的。但由于风俗由来已久,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
“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寒食墓祭在唐朝就成为了国家礼俗。
至于寒食的日期,历史上也有过很多不同的习俗,有寒食一两天的,有五天七天,甚至还有长达一个月的。
总之,这改火寒食的历史最远,流行得最早,在寒食面前,清明和上巳都是小字辈。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里最后一拨出现的节气,历史只从战国开始。上巳都比清明早多了。
上巳节是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中国历法里最早只以干支纪日,数字纪日从战国开始在民间流行,东汉以后才得到官方推行。从上巳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个节日起源很早。
上巳节是远古举行“祓禊”的节日。
《周礼》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郑玄注曰:“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
祓禊远在殷周已经形成,还专门设置了女巫来主持这项活动。农历三月,天气还不稳定,时冷时热,人容易感冒得病,也是春季传染病高发时段,所以要到水边祭祀,并用春水洗洒身体,条件好的要烧香薰草药水来洗头洗澡。这叫祓禊,也叫祓除衅浴,“祓”是除去,“禊”就是清洁,“祓禊”就是清洁身体消除致病因素。选在巳日是因为“巳者,祉也”,就是福祉,祈求福祉降临。这个节日是古人用来在春季驱邪祛瘟的。
《论语·先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段文字,写的就是上巳祓禊,暮春,穿上春天的新衣,和小伙伴们到沂水边洗洗,在舞雩吹吹春天的小风,唱着歌回来。在先秦时,这个日子已成为大规模的赏春、踏青、祈福的民俗节日。后代继续发扬光大,还增加了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
《后汉书·礼仪上》:“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后汉书·周举传》:“六年三月上巳日,(梁)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
魏晋以后,数字纪日普遍了,上巳节才固定在了三月三。杜甫的《丽人行》写的就是上巳节长安曲江边的祓禊盛况:“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上巳和清明,基本都在农历二三月份,挨得很近。他们三个本来是不一样的,各不相干,和平共处:寒食节是改火吃冷餐祭祖扫墓的,上巳节是出门踏青用来high的,至于清明,它就只是个节气,一直到唐朝以前,都还没成为节日。
三个里面,寒食资历最老,是老大,上巳老二,清明排最末。但历史往往不以出身论英雄。这三节争霸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最不起眼的清明逆袭成功,把寒食、上巳全给收编了。
清明能逆袭成功,是沾了寒食老大的光的。从唐朝开始,寒食后的节气就是清明,(唐朝之前,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的顺序经常换,寒食后面有时是谷雨,有时是清明,但唐朝开始,清明就一直在谷雨前面了。)挨太近了,给老大寒食拍个照总能把小弟清明给捎上,清明就这么增加了N多的上镜率。
清明固定在寒食节的后面了,清明也就开始蚕食寒食节了,最初收编的是改火。
唐朝的时候,新火的取火仪式就给放到了清明。
唐朝的《辇下岁时记》记载了唐代在清明钻燧取火:
“至清明,尚食(御膳房)内园官小儿(年轻的小太监)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匹、金碗一口。”
唐谢观《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
“国有禁火,应当清明,万室而寒灰寂灭,三辰而纤霭不生。木铎罢循,乃灼燎于榆柳;桐花始发,赐新火于公卿,由是太史奉期,司烜不失。”
在辞旧和迎新中,人们往往更重视迎新,灭旧火和点新火相比,大家总会更关注点新火,清明取火的上镜率就这么开始盖过了寒食。
把改火抢到之后,清明乘胜追击,又把扫墓一把夺走。
清明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真怀疑杜牧是清明派出的超级文案手,一首诗就把寒食的扫墓给扫到了清明名下。不知道清明给杜牧这个文案打赏多少银子。
在宋朝之前,诗人们说到扫墓想起的往往还是寒食。“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这首诗是五代时的僧人云表写的。宋代以后,扫墓一般就和清明连在一起了。“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这是北宋黄庭坚写的。“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这是南宋高翥的。
宋代以后,寒食逐渐衰落,到元明寒食的风俗就基本消亡了。寒食的冷餐也改了名叫清明果。寒食的地盘,全部被清明接手了。
寒食吐了一口血,死在了沙滩上,临死前,他想起了一句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本来这句话,应该是他对清明说的啊。
挨得太近,就是危险。
上巳和清明倒不算太近,相对于清明来说,上巳节是个蹦蹦跳跳的节日,它有时在清明后面,有时在清明前面,有时就在清明和寒食里面。
上巳一直到魏晋时候势力都比清明强大太多,王羲之曲水流觞时写的《兰亭序》就是在上巳节。在唐朝,上巳的地盘都很稳定,有大量诗人在上巳三月三祓禊游玩的诗作,还有很多是应制诗,这表示宫廷很喜欢过上巳节。但从宋朝开始,上巳就开始衰落了。宋朝虽然也有上巳诗,但这些诗词多是在追忆上巳。
上巳的衰落和寒食不太一样,它就是太老了,老得有点不太适应新时代的价值观。
《周礼》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仲春之月,男女私奔不会遭到禁止,政府还会安排相亲大会,给男女会面创造条件。这种上古的风俗流传下来,三月三上巳节的出游活动,自然带上了男女私会、偶合生子的因素,汉代以后,在民间习俗里,三月三还要把煮熟的蛋放在水里飘,让妇人捞取食用,以求子嗣,叫曲水浮素卵,这是上古玄鸟生商传说的遗留,是上古野合生子的故事。
结合上巳的祓禊习俗来看,发端于上古的上巳节带有浓重的巫术意味和性色彩,这到了中古越来越不被允许。
早在晋朝武帝时,就有两位尚书郎挚虞和束晳就三月三的来历发生了争论,尚书朗挚虞说源于祓禊巫术,晋武帝不喜欢,把他贬了官。另一位尚书郎束晳说三月三来源于周公建洛阳和秦王争霸的故事,晋武帝听了很高兴,赐金五十斤。这束晳投皇帝所好的本领真是让人惊叹。
唐朝开放,官方还大力扶持三月三,但到宋朝以后,理学兴盛,上巳浪漫的民风不被官方认可,最后上巳只好改头换面,低调地被清明收编了。
后起之秀清明就这么把古老的寒食和上巳都灭掉,一统暮春里的节日,一家独大。
不过,换个角度看,寒食和上巳其实都活在了清明里,只是不用自己的名字了。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只要有假放,把寒食、上巳再从清明里三国鼎立出来,我都绝不会有一点意见。
对了,你还想了解下寒食、清明和介子推的关系吗?请点击:你知道的介子推是假的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