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喜欢粤菜,今天我们相约西岸阿细茶歺厅午歺,顺便去附近的油罐艺术中心看名为凸面/凹面的比利时当代艺术展。
看过展览,找到阿细已是下午一点了,边吃边聊天。
卢先生出一个题,每人说一件今天上午踫到的趣事或怪事。
我先说:“油罐艺术中心明明在黄浦江西岸,跟导航开车却过卢浦大桥又折回过了龙耀路隧道,回到浦西,在黄浦江上走了个来回。我看导航,回去还是先到浦东还回浦西,原路返回,不知为什么。”

卢先生说:“看展览会现在都不要门票,但看比利时当代艺术展览门票要90元,65岁以上老人优惠,72元。欣赏当代艺术的人少,一收高价门票,更是门可罗雀。”
阿波说:“我看展览会的海报,是一个美少女头像,下巴抵着前胸,使我联想起罗丹名为《思》的雕像。其实是我误会了。实际展品是一个只有一条腿的残肢裸女,以奇怪的姿态斜躺在一把椅子上。展览会为什么要截取她的上半身做海报呢?展览会几乎所有的展品同此无关。”

卢先生说:“你是被直觉误导了。你这里有两个直觉,一个是看到海报上的少女头像,就判断出她是一个美女,这是没错的,虽然她残肢,但她的面容秀丽娴淑,是个美人脸:另一个直觉是因为这个头像,你就觉得里面的展品也是这一路风格的作品,你是误会了。这倒正好表达出审美中直觉的特点,你可能一眼判断出一个美的形象,但有时却是不对的。”

我说:“这是我赞同的观点,对美的判断,有时不需要分析,一眼看到就可以得到美与不美的结论。一群美少女在舞台上跳舞,你一下就可把最美的那一个挑出来。上次我们谈过挑剔在审美中的作用,还问怎么挑剔,这是凭直觉挑剔。”
阿波说:“直觉是什么呢?是天生的吗?我担心被直觉欺骗!”

卢先生说:“直觉肯定是审美判断的一个重要方法,但也肯定不是每个直觉都正确。直觉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无数次经验的积累、总结和升华,然后潜入你的心底,一旦遇到类似的事物,就突然出现为你提供判断。既然它是经验的总结,当踫到同经验並不完全一样的事物时,直觉的判断是可能失误的。”

阿波说:“那么就是说直觉判断有时是靠不住的,我们还需要其他的判断方式。”说着,他挟起了最后一根芥兰。之前,牛腩炒河粉、酱黄蒸凤爪和啫啫鱼头煲已被扫荡一空,人均120元歺费还是可以的。
2019年12月5日
(补记:有朋友问,凸面/凹面是什么意思?其实阿波他们也不知道。展览会前有个说明:意思是凹入的基本原理已成为向内看的同义词,从自身寻找真相和意义;外向性朝外看是凸面。内在化可能是由于不堪忍受社会某些方面的艰辛所致,外向性质疑表面性的妄想和武断并让步于一个外扬繁茂的、恣意的、漫画化的世界的呈现形式。这段话其实还是不好理。凹面和凸面在不断地转换。

卢先生说以传统思维看世界,一百人看出一百个哈姆莱特,当代人看哈姆莱特可能通过联想、隐喻、解构等等而看成疯子、一匹狅躁的狼或者一团正在扩大的墨迹……比利时当代艺术展入口处就是挂在墙上的一大堆无头无尾缠在一起的黑线,标题就是《乱笔》,只有作者知道他隐喻什么,你也可能想像。这种思维大概处于禅宗看世界的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
卢先生不让我把这段话录入上文。今作附录供各位参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