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即将到来,很多孩子接连面对学校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不想读书、不想去接触同学与老师,更有甚者表现出各种身体不适。
实际上,“开学综合征”可不是心理学上诊断名词,它只是代表了临近开学时学生们的一种不适应状态。“对年纪比较低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种不适应可能表现为‘分离焦虑’,而对于大学生,则可称之为‘适应障碍’。
为什么家里孩子不想上学?这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只有寻得根本才能对症下药。对于这个问题,我把孩子进行了一个年纪群体划分。
幼儿园小学生:恐惧
从孩子自身的角度来说,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很多都是内向敏感,胆小懦弱,具有严重的依赖心理。八岁之前的小孩,不会有“道德”的观念,更趋向于从外界的鼓励和批评中获得方向。这种教育方法更适合以诱导为主,培养他的兴趣。
孩子的世界非常简单,学校让我觉得快乐我就喜欢,否则更宁愿待在家中这种安全地带。他们不想上学的出发点更多是源于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家长更多应该给孩子传递一种积极的暗示,告诉他们学校有很多小伙伴和好玩的活动,让他勇敢的走出去与外界进行接触。
初高中生:厌烦
曾经有则新闻,初中生家里有14套房子,反问记者说靠收房租就够吃三辈子了,为何还要上学?
这阶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想法,对学校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对于初高中的孩子,中考高考上大学赚大钱就是他们读书的根本目的,或者说这也是社会的主流思想。他们并不会也没有时间去思考上学的意义,因为读书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功利性的一种程序,而这种重复的劳作,在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撑下,很容易让他们感觉厌烦。
教育从来不是学校的事情,家庭社会都逃不了干系。可是当今社会风气浮躁,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倾向。娱乐圈小鲜肉、主播等的日进斗金,对于这些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说都是不小的诱惑。这个年龄段的问题少年频发,他们发现有比上学更有意义的事,自然产生了厌学倾向。
说到底,将学习和一些世俗的东西等价起来,只能说是教育的悲哀。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正确的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加之与学校老师的配合,才能共同扭转孩子这种浮躁且功利的上学观。
大学生:逃避
他们更多并不是不想上学,而是想逃避大学里的一些人和事。孤立无援需要自理的生活、复杂的宿舍室友关系、毫无兴趣的课程.....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方向,他们进入了大学心理的一个疲惫期。
这一阶段的成年人更多需要强大自己的内心,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也许真正实施起来很难,其实当你放慢想法而仅仅去做,你就会发现你并不是单纯的在学习某样东西,而是用岁月在积累一些东西。一些你现在不知道是什么却影响一生的东西。
那些东西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叫经验,在你的白发年纪中叫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