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人会记不住些事情,原因是他们在关键时刻不能决定要记住的信息。关键时刻指的是你第一次看到该信息的时候。大部分人决定想记住某些信息的时刻,其实就是他们认识到自己想不起来的时候。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记名字,这是许多人记不清楚的信息。许多人在试着回忆某个人的名字时才决定要记住此人的名字。
其实你只需要这么做:别人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建议你马上重复几遍这个人的名字,然后在同此人对话时至少大声说出来一次。哪怕只是简单说一句“xxx,跟你说话真高兴”或者“xxxx先生,你的名字怎么拼写”。
改善记忆力的三个步骤
改善回忆能力或记忆力有三步。
第一步是学会做出记住一些东西的决定,然后选择自己想要记住的内容。
创造性地组织材料知道自己要记住的内容后,
第二步是要创造性地对材料进行组织。
在图书馆或在自己的大脑中寻找信息更容易,不管信息是否组织有序、是否归档等。组织信息前首先要知道信息的大概内容,这将确定材料的中心或主题,或者你存放在文档系统什么位置。
其次,如果记忆的信息量大,关键是认真阅读。比如,要记住大量同类单词很不容易,一般四五个就不少了。当遇到11个同类单词或信息时,要想办法进行分类。总有分类的方法,哪怕是按照字母或数字顺序排列。
大幅度关联信息
记忆的第三步是学习关联信息的方法,把要学的信息同你已经知道及对你重要的东西关联得越紧密,就越容易记忆。
比较与对比
关联信息首先要同已有的信息进行比较,以某种方式或者说尝试同已有经验相联系。如果你想记住一个名字, 除了重复记忆以及以某种方式说出来之外,还要作比较。
问问自己“詹妮.多伊”这个名字是否会让你想起已经认识的“詹妮斯”。可能你从来都不认识另一个叫“詹妮”的人,但“詹妮”这个名字有没有让你想起别的什么人?是不是跟你妹妹一样瘦得皮包骨? 跟你阿姨穿同样颜色的衣服?跟你叔叔哈利一样都是圆脑袋?总而言之,你可以通过比较与对比找到某些关联之处。
更多记录诀窍
建议把信息分割成奇数组,但前提是这一分类既可行又合理, 比如3组或5组。另外,每一类信息项的数量不要超过7项,超过了很难记,5项最好。因此,总的规则是:清单里的数目超过5项时,再以某种方式进行分类。
举例子对记忆很有帮助,而且一秒钟时间就能让它成为你的组织技巧。例如, 假如你的回忆模式图上的支线包括“做某些事的方法”,一定要计算一下有多少种方法,然后添加到标题上。回忆时,你很容易就能想起有多少种方法,这时至少有一个关联信息能对你的记忆有所帮助。
助忆手段非常有帮助,组织有序的回忆模式图就是其中一例。 助忆手段通常是所有良好记忆体系的来源。回忆模式图的价值就是源于以下事实:创造性的模式图是一种助忆手段。而没有条理的、杂乱的流于空想的模式图,作用会大大缩水。
关键是要记住,最好的手段是你自己创造出的方法。组织与整合信息时的独创性能让你的记忆更高效,比任何其他方法都好。
举个例子:尝试在你自己的计算机上重组信函归档系统。提供给自己一个归档系统,里面有包含每个收件人的文件,你还可以按照写作日期把这些信息重新归类。
练习
材料:纸和铅笔
阶段1
1.作为一名大学医学课程的新生,老师布置你阅读文章的一部分。读完的第二天,要进行一项包括5个问答的测验。你的目的是学习阅读本章内容,通过测验。
2.检查要阅读的材料,决定根据你的阅读目的分制材料。阅读的信息层次,决定你能回想起每个部分或段落的多少信息,即哪个层次的信息,完成你的阅读目的。
3.创建回忆模式图。每个支线代表你要处理的部分,即每个黑体标题、每个段落或者根据你分割的部分来定。此外,画出更多的支线代表你要记住每个部分的多少内容,以达到阅读目的。
4.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首先预习并用你自己的话进行回忆,然后阅读并用你自己的话回忆,直到填完回忆模式图上所有提前创建的支线。
5.完成整个部分后,对整篇材料进行快速回顾。
总结
如果觉得这样学习花的时间太长,那么你的阅读目的可能设定得有问题。首先,阅读长篇文章时,你应该知道(许多研究已经得出了明确的结论)无论花多少时间阅读,都要把部分时间花在阅读与回忆上,这样你得到的信息肯定比单纯阅读要多。
其次,要是能花点时间提前决定所需信息的话,你就能决定要读的内容,而不是任其自然。
因此,时间不是原因。原有的习惯会阻碍你的阅读,但新的技巧最终不会花太多时间。事实上,开始练习后,你的学习时间就能大幅减少,甚至会减少一半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