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8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8

作者: 萧萧芦苇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23:29 被阅读0次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

第四章:合德性的行为与有德性的人

这一章作者论述了一个问题:

在什么意义上才可以说,行为公正便成为公正的人,行为节制便成为节制的人?

即讨论了合德性的行为与有德性的人之间的关系。与上一章一样,还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某种德性的问题,不过,这章不是从表征,而是从本质上、从状态上考察。

一、作者先区分了技艺与德性之间的不相似:技艺的产品,其善在于自身。只要具有某种性质,便具有了这种善。

二、而合德性的行为并不因它们具有某种性质就是。除了具有某种性质,一个人还必须是出于某种状态的:

1.首先,他必须知道那种行为。(就像冯友兰说的“觉解”?)

2.其次,他必须是经过选择而那样做,并且是因那行为自身故而选择它的。(即这个人的行为是自由的,不被迫,无他因。)

3.第三,他必须是出于一种确定了的、稳定的品质而那样选择的。(非偶尔为之)

总之,虽然与公正的或节制的人的同样行为被称为公正的和节制的,一个人被称为公正的人或节制的人,却不是仅仅因为做了这样的行为。但如果不去这样做,一个人就永远无望成为一个好人。满足于空谈是无法使什么变好的。

        感觉到作者用不同方式反复说的就是一个道理:做个有德性的人是一辈子的事情。

相关文章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8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 第四章:合德性的行为与有德性的人 这一章作者论述了一个问题: 在什么意义上才可以说,行...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3

    第一卷《善》前十章整理 一、所有事物都是以善为目的 这里亚氏有个限制:都相关于可变动的题材。还明晰了一组概念: 1...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1

    周辅成的《序》整理: 一、亚里士多德的思维范式 1.施莱格尔说:一个(西方人)人,天生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就是一...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7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 第三章 快乐与痛苦作为品质的表征 1.又回头看了下注释,了解下亚氏指的品质的定义:在希...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9

    第二卷第五章:《德性的定义:种》梳理 在前面几章通过德性的实践与获得,德性的表征,合德性的行为与有德性的人...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6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 第一章:关于道德德性的获得 一、这一章亚氏先厘清道德德德性与理智德性获得的不同途径。 ...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4

    对辨推理思维比结论重要 ——第一卷第十一章笔记 关于“后人的命运对幸福的影响”这一章内容很简单...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5

    10月27日 第一卷第十二章、第十三章整理 十二、称赞与幸福 这一章先分析称赞的本性,并厘清与歌颂的区别,然后得出...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2

    《尼各马可伦理学》译注者序(廖申白)读后整理 萧萧芦苇注:认同译注者较多,又认为该序已很精简,故整理时摘抄了许多原...

  • 《尼各马可伦理学》

    这本书是亚里士多德里最友好最易懂的一本书了,很有逻辑性,层层递进,对句子精心雕琢,可读起来老是觉得过于无趣。可能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尼各马可伦理学》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tg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