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对您说心里话
每次家长会,总有一些家长说自己很难同孩子沟通,孩子对他们不是敬而远之,就是心怀畏惧,即便能够勉强相处一起,孩子也很少真正袒露心声。
的确,像这种情况,要想发挥家庭对孩子的良好影响和教育就无从说起了。因此,只有拆除彼此之间的无形隔膜,让家长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有利于家庭教育发挥功能,才能使学校召开家长会获得真正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家长不妨试用以下四把钥匙:
首先,应该保持童心,和孩子交朋友。众所周知,当一个人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时,就会敞开胸怀,畅所欲言了。而孩子往往表现得更加突出。家长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除了应具备朋友间的真诚、亲密、关心等特点之外,关键的是要保持童心,这更是消除两代人心理代沟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付之于实际呢?
1、要关注并参与孩子的兴趣与爱好。比如一起看动画片漫画书,做游戏猜谜语,为孩子讲故事等。当家长同孩子自然地打成一片时,就会有共同的语言,这样双方的交流才会不知不觉地水到渠成。
2、不妨向孩子诉说“心里话”,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把自己放在同孩子平等民主的位置上,做个“小大人”,让孩子感觉家长也像他们一样,也是有烦恼有心事的,并从中体会到上辈人对他们的信任与重视。日子一久,孩子就会把你当作倾诉的对象了。
3、做孩子的表率。比如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早锻炼、做事认真等习惯,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让自己先做到,并通过比赛、游戏等共同活动的方式在情景中感化孩子。“身教重于言教”,这样做胜过苦口婆心地讲解。
其次,要把握爱心,注意尺度。许多事例表明,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或者溺爱都会加大两者之间的距离。前者往往让孩子畏惧、压抑、紧张,做事犹豫不决缺乏主见,而后者却使孩子不听话、撒娇、任性、为所欲为、以自我为中心。总之,孩子这些不良性格和不好习惯的养成无不受到家长“爱”的影响,而结果大多使孩子被这种扭曲的“爱”所变形,淹没。所以,上辈人一定要协调好彼此间对孩子的教育,统一和把握爱的尺度,切不可凭个人的一时性情或喜怒无常,或百般娇惯,或棍棒相加,一旦上述行为在孩子心中打下烙印,不但损害了家长的形象,而且与家教宗旨背道而驰,伤害了孩子。
再次,要多赞美和鼓励。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他人的赞美。其实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拿破仑),而孩子尤其需要。这不仅吸引着孩子向你真心靠拢,倾听你的教诲,还将每时每刻从积极乐观的一面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与成长。卡耐基也曾指出,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真诚的赞美可以拉近心灵,批评和耻笑却会拒人于门外,把事情弄糟。“诚于嘉许,宽于称道”,这是值得每位苦于无法同孩子交流的家长深思。
当然,最后一点就是跟孩子接触交流要持之以恒。家长切不可以工作忙没时间等为借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做往往容易前功尽弃。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家长把上述四点纳入日常生活中去反复实践,相信会有成效的。
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
时常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任性、爱哭、胆小怕事、意志薄弱,有些还挑食偏食,长得不是太胖就是太瘦等等。其实这些现象同家长本身及家教有关。
当前,独生子女相当普遍。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极为宠爱,加上有些家长自身素质问题,对孩子的教育要么无所适从随波逐流,要么一窍不通不闻不问,纯粹凭自己的喜好去对待。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孩子在独立性和纪律性方面的教育与训练极为缺乏。而儿童时期恰是良好习惯和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一旦放纵自流,错过机会,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一些心理和生理专家建议,应该对孩子施加必要的“劣性刺激”,让孩子在令人不快或不舒服的外界刺激下得到适当的磨练,以提高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面就谈谈四种常用的“劣性刺激”。
1、让孩子体验饥饿。造成孩子偏食挑食和食欲差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下零食不离手,想吃啥就有啥,感受不到饥饿的滋味,吃饭时就没胃口。俗话说:“欲求小儿安,应忍三分饥与寒。”孩子有了饥饿的体验,自然就会“饥不择食”了。所以,适度的饥饿是改变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最好办法。
2、让孩子尝到劳累的感觉。孩子之所以好逸恶劳没有责任心,对父母的辛勤劳作无动于衷,与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车接车送,不参加体育锻炼,与从来没劳累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父母对孩子不要过分呵护,应该鼓励和督促孩子干一定的家务劳动和参加各种有益活动,自己事自己做,不要什么都让家长去包办。
3、让孩子经受困难与挫折。孩子意志薄弱,与他们生活在父母营造的“温室”里总是一帆风顺有关。由于家长为孩子把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孩子就会什么事都去找家长,一旦离开父母,他们就会变得“不堪一击”。有远见的父母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设置一些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克服的困难和挫折,并给予他以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的勇气和方法。
4、让孩子挨些批评。孩子固执、好发脾气,是因为一直处在父母的掌声中,听惯了“甜言蜜语”,以至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适度的批评。而对那些学习拔尖,容易骄傲的孩子,在表扬和鼓励的同时更应不失时机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让他们体会到失败和受批评的滋味,化阻力和动力。
善待孩子的兴趣
朋友的孩子刚上二年级,对绘画特有兴趣,画得如痴如醉,每次学校举办画展也都有他的作品。美术老师时常表扬,说这孩子想象力不错,用笔用色都很大胆。朋友听了,不免高兴,于是天天关注着孩子的发展。过了两个月,再碰见朋友时,朋友却忧心忡忡向我诉苦:孩子不知怎么了,现在却害怕画画了。
原来两个月前朋友替孩子报了美术培训班了。执教老师要求严格,训练更是环环相扣。孩子不但学得手忙脚乱,而且暴露了许多“缺点”。朋友就三番五次地督促,甚至陪着孩子画,恨不得孩子马上变成画家。可是,半个月下来孩子画起画来不在再像以往那样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了,反而变得犹豫不决,迟疑不定,有时还焦虑不安,干脆找借口不画了。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家庭教育中依然存在“拔苗助长”的误区,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抑制了孩子天性的正常发挥。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一旦发现孩子有某种兴趣就紧抓不放,而社会上的某些培训班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以求在短期内获得一些表面效果,讨得这些家长的喜欢与承认,往往有意无意造成教学模式的“成人化”。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方法,都违背了儿童身心的规律,使孩子产生厌倦情绪,甚至畏惧心理。因而朋友孩子绘画兴趣的骤然淡化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兴趣就好比幼苗,能否开花结果还有待于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与“护养”,假使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或百般呵护操之过急都会让幼苗枯萎。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包括学前教育),只要在任课老师的潜移默化与合理指导下,让孩子自由发展就可以了,作为家长除了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与精神鼓励之外,无须为孩子过度操心。只有顺乎孩子的天性,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才能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否则,难免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
不妨同孩子商量
一位家长对我说,他的孩子在家里做作业很不专心,不是一边做一边看电视,就是作业做几下,其他东西玩几下,常常影响了作业的质量。他三番五次地讲,可孩子就是屡教不改,不知怎么办才好。
其实,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孩子不是与生俱来就是这样,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环境的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坏习惯的。比如大人总是限制孩子的活动时间,时不时督促孩子认真学习,让他们整天扑在学习上,超时超量地做作业。这样势必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特征,同孩子活泼好动的本性相抵触,造成孩子精神和体力上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疲劳烦躁、注意力下降、心不在焉等等。心理学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做作业时出现的三心二意,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生理性的“自我防卫”。从中我们应该看出孩子在学习、娱乐、休息上出现了不平衡。假如大人们不能发现这点,不从孩子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找原因,反而认为孩子有问题不听话,简单生硬地加以斥责与惩罚,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孩子越不认真,大人就越严格,大人越严格,孩子毛病却越来越多。
笔者认为处理这种事,家长不妨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同孩子商量,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让孩子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共同定出一份合理的作息计划,这样孩子心里就有底了,学习时才能劳逸结合松紧有度,而家长和孩子双方的要求也就容易兑现,从而有助于拉近两代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与适当表扬,孩子自然会养成良好习惯。这无论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成长都是极为有益的。
总之,如果家长对孩子缺乏心与心的沟通,只会用强制性的做法,这是不利于教育孩子的,即便孩子暂时服从,也是徒有表面的形式罢了。因为,家长只有同孩子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平等关系,真诚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时,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功夫在“分数”之外
期末,发“素质报告单”那天。
我正在办公室,一位男子进来问:“杨老师,潘婉语文考了多少分?”
“你是她父亲吧?”
他微笑着点点头。
我翻看了一下期末成绩表,说:“65分。”
“怎么就考65分呀?”他显得很尴尬。这时,我发现潘婉已经站在父亲的身旁,她父亲立刻生气地呵斥道:“这么差,你怎么考的?啊!”
潘婉很难为情,但还是微笑着,两只手掌在不经意地来回搓着。
我说:“也不能只看这分数,你可能不了解,潘婉这学期真的是进步了,特别是近一两个月,常举手回答问题,而且答得很不错!”
她父亲又说:“可她怎么就考了65分呢?也太少了,记得一二年级时都有八十几分呢!”
“除了分数,你了解你的孩子吗?她三年级被我接过来时是怎么样,你知道吗?当时,她时常不写作业,时常推三阻四找借口,三年级时也考过不及格呢!你只知道一二年级考八十几分,可这怎么能和三四年级相比呢?”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唉,也是我太忙了,和她妈妈都在外地做生意,她一直跟奶奶,这些年来也不了解她啊!可是我儿子就厉害多了!”一说到儿子,他就兴奋起来:“我儿子也不在我身边,在亲戚家读二年级,总是考九十几分,看他也没什么做作业,一直就很优秀。潘婉这个做姐姐的和弟弟比起来,相差太大了!”
我说:“孩子总有不一样的,就连双胞胎都有差别,有的还相差很大呢,何况潘婉和弟弟生活的环境和接触的人都不大一样。你总是盯着弟弟分数上的‘优势’同潘婉进行比较,她肯定有很大的压力,而且有可能永远处于劣势。这学期她进步了些,也改变了些,现在你却一看见65分就满脸的怒气,而不去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品行行为的改变,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潘婉不知何时已经走开了,我能感受到她的难过,我也为她父亲的说法和做法感到难过,如果他不改变对女儿的态度,那女儿的点滴进步永远会被他这种“唯分数”的高要求和不正确的比较所忽略和掩埋,那刚刚有所改变的潘婉很可能因为看不到和享受不到大人的肯定和鼓励,又会自我放弃而回到原来的样子。
起先当她被父亲埋怨只考了65分时,我看见了她羞愧的表情,那分明就是在自我批评:爸爸,我只考了65分,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已经在努力了,我会继续努力的……可是,在一年前的三年级时,她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表情,每次没做作业,要么找借口,要么无所谓。当一个孩子有羞耻感时,他的内心就有了改变自己和追求上进的动力,此时,哪怕他的成绩没进步,分数没提高,我们都应该用宽容和理解的心鼓励他,抚慰他,耐心等待,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他才有改变、蜕变的一天。
潘婉的父亲被我说了之后,有所感悟。他笑着说,谢谢杨老师,让您费心了。
我想,改变一个孩子,的确需要家长的配合。如果家长的观念和做法能顺应和支持老师的教育,那孩子改变是很有可能的。否则,老师的努力时常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当前,多数家长和潘婉父亲一样都有这个共同的“嗜好”——极其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总是为了“分数”而关注“分数”,有些家长的表现更是让人觉得分数比孩子还重要,结果使得自己和孩子长期陷在“分数”中滚打、焦虑、徘徊、互相伤害。南宋诗人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教育的道理也是这样,如果真的想扎实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成绩,那就应该把“关注”的功夫下在“分数”之外,比如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学习习惯、重视孩子心理烦恼和需求,指导孩子交友和待人处世、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兴趣等等。当家长眼中真正有了孩子这个鲜活的人,并让其身心处于健康成长的状态时,那分数的提高常常是水到渠成,因为这不过是上述状态的“附属品”而已。反之,则舍本逐末,甚至是背道而驰了。[注:潘婉系化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