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目标感》有感

《目标感》有感

作者: 大耳朵讲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22-07-14 14:19 被阅读0次

    樊登读书的新书《目标感》有点意思。

    一、目标与精彩的人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它可以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个是活力,一个是适应力。为什么有深度目标的人会更有活力?是因为活力来自目标的激励作用。长期目标带来激励作用,而适应力来自奉献精神。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我们曾经讲过的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它是心理学意义疗法的奠基之作。当这个作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死去的时候,是什么支撑他继续活下去?他说:“我要把这段经历变成我的心理学研究,最后一定要写成书,一定要发表演讲。”他每天甚至能想象到自己站在台上讲这段经历的样子,最后硬是活了下来,成为心理学意义疗法的奠基人。

            这里让我又重新回忆起《活出生命的意义》,要发现生命的意义。这也让我想起《纳瓦尔宝典》,把自己产品化。要活出自己的特别意义。这就是要创新,那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创新。

           李笑来老师说过一个正确的定义,可以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质,李善友教授引用经济学家熊比特的话,就是旧要素的重新组合 。这让我想起了初中学过的化学变化,请问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了。这样我就能立体的理解一个概念了。一个人要产生心流体验,就是要产生这样的新物质。找到事物的本质,这就与王志纲老师的“找魂”联系起来了。

           现在学生的目标感太现实了:比如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必须认识1000个字。你觉得这个指标重要吗?对做教育的人来说,这很重要,但作者认为这一点都不重要。比如海伦·凯勒,她是一个残疾人,看不见,听不到,还不能说话,但她最后成为了不起的作家。如果把她和别的孩子对标,在每一个时期里,她的身体发育水平、语言能力、文字能力,肯定都不合格,但是她有一个了不起的、伟大的目标。

                现在孩子阅读考试成了目标,目标就是要做后面的题目,结果忘记阅读的真正意义。结果人不是越来越喜欢阅读,而是人越来越讨厌阅读了。为什么呢?

             作者给他所说的目标下了一个定义,他说:“目标,是指为了完成对自我有意义,同时对自我之外的世界也有意义的事情时,产生的稳定且可概括的意图。”这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对你有意义,第二个是对这个世界有意义。我们后面会解释为什么对这个世界有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我们人物化了,人变得小了,完成对自我有意义,忘记了对这个世界也有意义。这样人的成功也只是小成功。这样人有目标但没有使命。就是用命都愿来做的事,应该是事业,而不是工作。

    最后分享一个好故事:

          有的孩子喜欢收集虫子。我有个朋友的孩子,是个小女孩,她出去逛花园,发现花园里有一个蚂蚁窝,就跟她妈妈说:“我想把蚂蚁窝放家里养。”你们谁敢在家里养蚂蚁?但她妈妈说行,然后跟女儿说:“但是别让它到处爬,你有什么办法吗?”女儿说:“咱们弄个玻璃箱子。”然后她们去做了大玻璃箱子,把蚂蚁窝放进去,蚂蚁迅速繁殖,很快就变两窝了,他们家就放了一串玻璃箱子,每个箱子里都爬满了蚂蚁,女孩天天看蚂蚁们如何分群。

    现在这个姑娘已经非常优秀了,不仅能在学校里拿到全额奖学金,还立志成为一个生物学家。她的妈妈允许女孩把蚂蚁带回家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让孩子成为生物学家,也没说“如果不成功,你就对不起妈妈”这样的话,妈妈想的是:“孩子有这样的兴趣,我能不能满足?如果可以满足,我就试着让孩子做,养蚂蚁并不反社会。”

           孩子因为兴趣,就大量阅读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会与其他知识相互联系,为了弄懂其他知识,又要阅读相关知识,就这样产生主动性。主动性应该说是最宝贵的品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目标感》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ax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