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应弟弟所邀,带上妈妈去渭南仓颉饭店品尝白水名小吃……辣子汤。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3923/e44566865a491a09.jpeg)
仓颉饭店老总奚张平先生是白水人,仓颉是白水四圣之一,创造了汉字,是文字之祖。相传仓颉是黄帝身边的史官,饭店起这个名也是有深意的,出门在外做事业,永不忘家乡。
所以在每年元旦前夕,在仓颉饭店都有几天回馈乡亲,回馈白水乡党的日子,在数九寒冬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白水辣子汤,暖心暖胃,乡党们齐聚这里,热热闹闹闲话家常,是能让在外的游子有深切的归家之感的。
说起辣子汤,我们白水人叫“河北辣子汤”。河指的是流经白水的洛河,洛河以北的北塬,史官两个乡镇的人在重要节日都要杀猪,起大灶做辣子汤招待客人,所以叫做河北辣子汤,是有很明显的地域性的,而不是河北省的“河北”,这点上要区分开的。
河北辣子汤主要原料是凉粉、白水豆腐、血板、猪内脏、葱花,配以红红的猪油辣子,吃起来油而不腻、油而不辣,再配上开锅小蒸馍那叫一绝,吃的人往往是几碗辣子汤,几不蒸馍,汤美馍香。
辣子汤名为辣子,吃起来不是辣的,吃起来是热热火火的,老少皆宜,这也是深受大众喜欢和得以流传的原因吧。
“河北辣子汤”有几大特点:“看上去很红,吃起来不辣;看着不冒气,却小心烫口;看上去很油,吃起来却不腻”,味道极为香醇,本来吃法是一个人舀上一碗,泡个蒸馍,吃起来极香,吃完再来一碗,但很多时候人们为了多吃一点,馍很少吃,只是吃汤.吃完个个显出神清气爽,十分过瘾,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河北辣子汤”并不是是其真正的名字,真名叫“操就”。所谓“操”在当地意思为用筷子夹着吃的意思,“就”是在吃馒头等主食时吃菜的意是,就着就是伴着吧,意思相近但又不同,原意已无法考究,但就字面意思而言,其既可以当菜,吃馍时“就”着,也可以将馍泡进其中“操”着吃,外地的人不太了解,看到碗上漂着一层辣子油,便随口称其为“辣子汤”,且多数人爱吃不会做,或做不来其正宗味道。
据说以前县城很多饭店厨师也去“河北”学艺,想在城里开一专营店,但吃过人都说味不正,所以后来所有人便放弃想法,想吃“河北”辣子汤,还得去上“河北”。
我也因为喜欢,去“河北”吃了好多回辣子汤了,仓颉庙过庙会,亲朋好友家里的婚丧嫁娶,都是少不了吃一碗辣子汤的,就因为那里的做的正宗,回味悠长,满足了味蕾,舒服了胃。
现在的白水“河北”人遍布各地,所以河北辣子汤也遍布各地,有“河北”人的地方,都有可能吃上一碗地道的河北辣子汤的,河北人延续家乡美食,在家里有纪念性的活动时都会做河北辣子汤厚待亲朋,这不仅是对家乡美食的传承,也更因其红红的辣子,热腾腾的口感,创造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氛围,能够很好地凝聚亲情与乡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