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480136/2ba64dc9eb843896.jpg)
现在的人吃生煎,一定说小杨生煎最好吃了。李舒的文章《生煎传奇》告诉我们,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吃的是“汕头路生煎”,也就是舒蔡记的生煎。舒蔡记生煎“个头不大,白汤的芯子”,底板是“脆而硬的焦香”。
作者当年认识一位九十岁拉胡琴的应家伯伯,是一位“其貌不扬,但派头不小”的老派绅士。一次,作者买了当年吴江路上十分火爆流行的小杨生煎给他吃。老先生看了一眼问:这不是小笼汤包?在作者的再三要求下,老先生吃了一只说:死面。作者不解地问,为何是死面?老先生说:塌的。
应家伯伯说舒蔡记有“萝春阁的一点味道”,“萝春阁是程砚秋,舒蔡记是王吟秋,小杨生煎嘛,就是李世济了,红是红的,不是程派”。
生活在上海,还真的不知道舒蔡记,只知道吴江路上的小杨生煎。当年的吴江路烟火气十足,一条不长的路,整天熙熙攘攘的,不排队别想吃到东西。
现在吃的东西多了,小杨生煎也好长时间没吃过了。夹起一只生煎,咬开一个小口,先把汤汁吸干净,然后再皮和肉,最后那焦香的底,更让人回味。可惜的是没吃过舒蔡记的生煎,不知现在还有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80136/f392fe3e7c2beff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