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打着文艺片的名头出现在各售票平台以及宣传通稿上的,鲁迅文学奖同名小说改编,改革时代剧,这些标签都给这部电影增加了不少预期好感。
而“达康书记”吴刚在影片中以主要角色出演,更加是提高了观众对影片的期望值。
然而事实上,整部电影看下来,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失败的披着时代背景外衣的青春剧,和文艺没有半毛钱关系。
文艺电影首先有一点特征应该是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我们并不是说文艺片一定不能盈利,而是文艺片在制作过程中不能奔着挣钱的目标去,否则肯定会跑偏。
而《六人晚餐》肯定是顾忌了票房的影像,导演在一个好剧本好故事和好票房的天平选择之间倾向了后者,否则的话,不会用两个偶像派作为主要担当,还增加那么多青春情节以及莫名其妙的感情戏份。
结果一个本来是有强烈时代特征的故事演变成两个小年轻,你恩我爱,你走我留的拖沓流水账。
而吴刚和邬君梅这样很能出彩的两人组,也被支离破碎的剧情节奏,被搞得不知所以然。再好的演员没有给他一个连贯性的可以发挥的空间,展现出来的只能是一个又一个独立的表情,而不是一段好戏。
邬君梅在开场吃饭的那段场景中,演技高度在线,用一个闪烁的眼神就充分透露出自己有心仪对象这个公开的秘密,而这个公开的秘密还是对自己的孩子难以轻松启齿。这段戏绝对是可以拿来当演员教材的。
然而,这些绝佳的表演并没有什么用处,这对中年人的不幸境遇因为不连贯的故事,并没有深刻的表现出来,来自家庭的压力也好,来自于社会的压力也好,来自于时代的变迁也好,影片在这些方面做的都不够丰满。
所以我们在吴刚和邬君梅之间没有看到感情,也没有看到无奈,就这么不尴不尬的直到吴刚去世。
然而即使是把影片归为青春片这也是一部不合格的青春片。
影片的主线放在了窦骁和张钧甯的感情线上,不过很显然导演可能并没有找到这样的青春期共鸣,他用了脑海中臆想出来的青春画面强加给了两个人。
高中生应该有的含蓄和羞涩完全没有体现在张钧蜜身上,没见两次面就抱在一起恋恋不舍,让我觉得导演把中国的性解放又提前了一二十年,并且把年轻人的爱恋变得庸俗化。
并且两个人的感情进展也是莫名其妙,张钧甯饰演的晓兰一会要追求自己的理想,一会又抱怨妈妈给自己造成的影响,一会又去埋怨窦骁没有自己的追求。
而当看见自己老公左拥右抱的时候,脑洞又开始追忆自己曾经的恋情,我认为这样没有任何定性的感情不值得任何人称赞或者是同情。
所以当窦骁那句我一直等你说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导演实在是把这段感情拧巴到了极致。
回到影片整体,对这个时代的反映做的也不够好,这不是初心不好,而是能力不足。影片其实是希望反映出时代的变化的,吴刚饰演的老钳工下岗,女儿和挣黑心钱发家的小老板,厂子的倒闭,可以看得出导演尝试努力的方向。
但是努力并不代表能做好,影片所展示的这几个细节很难和整个时代联系在一起,这也许就是镜头语言的魅力,同样的故事和细节把握的好,你可能就会给观众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把握的不好,就只能呈现出来一堆鸡毛蒜皮。
关于年轻演员,可以评价的并不多,那个胖子和只会喊叫的妹妹根本没有演技。窦骁要稍微好一点,起码显得比较自然,毕竟出演过这么多作品。
张钧甯?她来饰演一个高中生,年龄跨度的确有点大,完全没有学生的感觉。并且台湾的偶像演员饰演这样需要大陆生活感很强的角色的确是太困难了,唯一可以给出的正向评价大概是形象不错。
就这样。
八音先生
喜欢电影吗?一起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