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书友会读书简友广场
《孟子》(三)公孙丑上篇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③:历史背景、核心

《孟子》(三)公孙丑上篇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③:历史背景、核心

作者: 知非非非 | 来源:发表于2022-12-29 16:38 被阅读0次

    历史背景

    修炼不动心:养浩然正气

    孟子认为,言语上说不清楚的事,反而应把道理先想清楚;如果就此把事情放下不去思考,这并非不动心,而是选择了放弃。

    孟子的不动心是有一股浩然之气在,这与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相呼应。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而良知的弱化与消退,是发生在人被私欲蒙蔽时。

    同为心学的奠基人,北宋的谢良佐解释道,浩然之气就是正气;它一定是在一个人心最正的时候,才能被找到,也就是心无亏欠时。


    核心知识点

    孟子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有何区别?

    王阳明说,“孟子不动心与告子不动心,所异只在毫厘间。”

    孟子不讨论心是动还是不动,只是提倡“集义”,也就是让行为符合义。一个人的行为无不合义,心自然就没有可以动的理由。

    而告子是只追求此心不动,然后硬生生地按住心,“此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通过“集义”,孟子所作所为皆问心无愧,“一颗心自是纵横自在,活泼泼地”,浩然之气便由此而生。


    应用延伸

    如何轻松做好人?

    有个人在山上学佛,学成后跟师父告别,问:您有什么要叮嘱我的吗?师父说:莫为善。这人大惊:学了这么久,就是为了为善,怎么现在反而叮嘱我莫为善呢?难不成还要为恶吗?师父又说:善且不为,何况为恶。

    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意思是说:日常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带着浩然正气去做,就是在致良知、做好人。 你不能忘了这一点,但也不能因此处处使劲,过犹不及。

    忘掉自己要做个好人,就是轻松做好人的第一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三)公孙丑上篇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③:历史背景、核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od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