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之城—扎尕那纪行
来之前,有关扎尕那的一切,我们是陌生的!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做过攻略,也没有查过资料,几个爱好摄影的朋友约起去外拍,大家合计一下,正是草原的盛花期,那么就去草原,说走就走,第二天一早就直奔若尔盖草原去了。在若尔盖草原拍完高原风光后,一个朋友说起,以前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过一个叫扎尕那的地方,那地方有个石头城,从图片上看是一个很美的地方,离这里也不远,大家就一致附和去看看。
石头之城—扎尕那纪行
扎尕那,藏语的意思是:石匣子。1925年,美籍奥地利裔植物学家、人类学家约瑟夫·洛克在卓尼吐司杨洁庆的藏兵护送下,曾经多次到迭部地区考察,在扎尕那盘亘过数日。从约瑟夫·洛克经历再到希尔顿依此创作的《消失的地平线》,最终让这方山水呈现在世人面前,由此也让“香格里拉”一词传遍全世界。2015年我也曾经因为读了《消失的地平线》,而前往“香格里拉”之地—亚丁。难道这里也存在着一个“香格里拉”么!
石头之城—扎尕那纪行
在高原上,见过早起的流云,傍晚的夕阳,斑斓的玛尼石,神秘的六字真言。这里我们又会遇见什么呢?离开开满鲜花的若尔盖大草原,在甘肃与四川两省交界处拐个弯,就进入313国道。我们朝着甘南的迭部县继续前行,道路两旁地貌突变,陡削的山峰,直插云端。峡谷内道路平整,路旁是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蜿蜒着流向远方。
石头之城—扎尕那纪行
在快接近迭部县城时,突然峰回路转,四周渐渐开阔起来。车窗外村庄、田野、小桥一闪而过,人也渐渐多起来。停车路边树林休息,树立的牌子上写着此处是梅花鹿的饲养基地,两个穿戴民族服装的藏族妇女靠在树下面向我们说到“过桥过去,在山后面可以看梅花鹿,免费的!”我们婉言谢绝了邀请,但对其中一名年轻的妇女说道,能否在这美丽的村庄旁给我们做模特,女人羞答答的半推半就答应了。
石头之城—扎尕那纪行
清晨柔和的阳光里,四周是青青草坡,女人俊俏的脸上,那明亮而羞涩的眼睛,像小河的流水,清澈见底。我和她沿着河边走来慢慢地聊上了,得知她不识字,几岁就到了现在的夫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我就说一定要孩子多读书,不能像你一样了,她很认真的点头回应“就是!就是!”我随即抽出几张零抄递给她,她坚决不要,嘴里还不停地说到“不、不、不!”“给孩子的,没别的意思!很少,不嫌弃哈!”,她羞涩地低下了头,没再推托了。在回程的路上,我还收到了她的微信,几张她和孩子的照片,青青草坡上,一个小男孩倚在她的怀里,母子俩的笑容,温馨而甜美。
石头之城—扎尕那纪行
车继续向扎尕那前行,进入到一个山谷里,此处就是扎尕那了。峻峭的山峰环绕四周,中间是缓坡地带,几十户人家散落其间,如被一个石匣子包裹着,所以此处叫扎尕那,翻译过来就是“石匣子”的意思,大家习惯叫它石头城。各家房前屋后绿油油的草坡上,栽种着油菜和青稞,此时正是油菜花开和青稞成熟的季节,黄绿相间的色彩,呈现一片郁郁葱葱的生机,让我们突然有进入了桃花源一般的感觉。在网上预定了一家酒店,我们的车刚到景区门口的停车场,手机就响起来“你们到没?”,“到了,我们正在停车场…”。一会儿的功夫,一辆白色面包车就停在我们面前。“我家就在前面,你们跟着我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藏族小伙,满面笑容的说道,不一会而就到他家房前。这是一个藏式风格的木楼,房子有七成新,一家人都在门口迎接客人。我们在女主人热情的张罗下,安顿下来。午休了一会儿,起身出发去拍扎尕那日落。下到楼下院里,吃惊地发现,我们那满身尘土的车子,此刻已焕然一新。原来在我们休息的时候,夫妇俩帮我们把车冲洗的干干净净的,一丝丝的暖意顿时涌上心头。
石头之城—扎尕那纪行
站在观景台上,望着夕阳里的扎尕那,如同披上了金色的霞衣。远处美丽俊俏的山峰,也淡去了一丝硬朗的气质,而多了一些温柔的气息。从踏上去往扎尕那的路途,沿路走来,遇见的人和事,让我欢喜、让我感动。正如一本杂志上评说的“一切色皆为原色,一切相皆为原相,一切缘皆为因缘。”未来我还计划重走洛克之路,而扎尕那就是整个“香格里拉”的美丽的一角。
石头之城—扎尕那纪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