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听课笔记3

作者: 板栗李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22:59 被阅读0次

          今天听了徐老师的《智取生辰纲》一课,有点不太明白徐老师这堂课的目的?

            徐老师这堂课设计了这么几个环节:首先是检查预习;然后是按句式说说吴用等人“智”的表现,接着又用句式说说杨志的“智”,最后引导学生探究吴用等人的“失误”。

            第一个不明白:检查预习起什么作用?徐老师开场说,《智取生辰纲》这篇文章既有俗语、白话,又有文言文,然后要求学生不要翻书说说“尴尬、吹嘘、影”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这种结合文本理解词语意义的做法非常好,但是对于本堂课,它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从徐老师设计的课堂环节看,本堂课应是结合文本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好像也不是)或理解文本内容,那预习不是应该检查学生对整个文本内容的把握吗?不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吗?为什么一定要检查字词的理解呢?难道是为了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第二个不明白:本堂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说是为了赞美吴用等人的“智”,分析杨志的“智”是为了正衬吴用等人的“智”,这是常用的写作手段,是能够理解的。但后面的环节分析“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吴用等人的失误”意义何在?是告诉学生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迷信作者?还是为了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籍呢?我们阅读的意义有相当一部分是欣赏书中精彩的描绘,从而培养审美能力。如果这样处理教材,那吴用等人的“智慧美”破坏无疑,智者不再是智者,英雄不再是英雄,学生还会有读整本书的兴趣吗?

          第三个不明白:我们写文章讲究详略分明,中心突出,我们的课堂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呢?可徐老师的这节课,三个主要环节耗时差不多,用力几乎均匀,学生如何判断这节课的重难点呢?

          当然,也许是我目前教学水平不够,无法get到徐老师课堂设计得精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那么明显的牵扯,只为围绕一个“智“,有没有必要?这堂课的主体是学生吗?学生能积极主动思考,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吗? 我们不反对教育教学技术,但一味追求技术,另辟蹊径,又是否合适呢?如果这节课徐老师重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智”以及作者写作的“智”,然后再细致分析杨志的“智”,从而加深学生对吴用等人“智”及作者写作“智”的理解,最后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寻找文本中人物的失误”作为一个思考题留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看原著,会不会更好呢?

           大师的素质在那摆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是挺多的。例如徐老师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给出要求和例句,让学生结合文本自由表达,这是非常好的。它既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理解程度,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为语文就是锻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综合学科。虽说教无定法,但大师的课有时尚且云雾缭绕,我们的课堂更要仔细斟酌,马虎不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听课笔记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oq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