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浙大扫地僧的文章后,深为震撼。他(她)们是宿管阿姨、是保安大哥,但他(她)们也是画家、作家、英语爱好者、运动健将。
平凡的他(她)们,在平凡的身躯中,释放出了不平凡的力量。这其中,一位宿管阿姨说的话,让我记忆犹新:“来了这里后,看到他们都在学,自己就想学点儿东西。”
这不由得使我记起了孟母的故事。昔日孟母,三易其处。从坟地旁,到与屠夫为邻,再到比学堂而居,最后终于确定了自己的住处。而其子也由一个顽劣的孩童,变为一名勤奋好学的学生,终于成长为一代大儒。
不能不说,外在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就像两个人,一个住在充满花香的房间,一个住在充斥肉臭的房间,所培养出来的,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现在,社会上充斥着一种论调,认为不管上什么大学的人,最后走向社会时,其实都是一样的。
且不说,应聘单位对一个人学校出身的限制。单单说,上不同层次的学校,对一个人的塑造就是截然不同的。从985、211出来的学生,其取得的成就,一定比普通一本出来的学生要大;而普通一本所出来的学生,相比二本学校培养的学生,则又另是一番天地。
这就是环境的影响。有些人常抱着酸葡萄的心理,说那些985、211出来的还不如自己呢。那么,再过十年、二十年,你且再看。环境固然不能起完全决定的作用,但它实实在在影响了一个人的人生长度和宽度。
所谓潜水养不出真龙。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去一线城市?因为那里有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
井里的青蛙,看到的只是井口大小的天空;大地上的青蛙,看到的却是广袤的天空;太空中的青蛙,看到的则是浩瀚无垠的星空。这就是环境。
浙大扫地僧们是幸福的,他们熏陶于充满书香底蕴的环境,他们的梦想在这片肥沃的泥土中,旺盛生长,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我们呢,与其抱怨命运不公、怀才不遇,不妨换个环境,或者改变自己的内在环境,让这片天地能够容纳你的雄心壮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