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度共阅读33本书,阅读类别涉及写作,文学,哲学,心理,经济等,整体范围还是比较广的。习惯了多本书一起读,可以避免陷入一种思维模式,交替阅读,也会提高阅读效率。
单纯从量上来看,平均每个月10本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主要是因为疫情在家隔离,时间比较充裕。正常保持一周一本,是比较合理的速度。
今年的目标是50本书,四月基本快要结束,还剩下八个月,每个月要读六本书,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多看书,少看视频。
这个时期的阅读,抛开具体的读后感,整体而言,有如下一些收获:
第一,时间是有限的,一定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好书的阅读上。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
第二,畅销并不代表一定就是好书,所以,如果阅读的话,有可能会大失所望。
尤其,现在很多畅销书,商业味道很浓厚,尽量避开。最便捷没有风险的做法就是,阅读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著作。
事实证明,经典就是经典,读完一本经典之后,你会情不自禁地来一句:果然是好书啊!
第三,阅读的过程就是发现新大陆的过程。一直以为哲学是高高在上的,看了叔本华才知道,哲学原来可以如此通俗易懂,而且叔本华的文笔常常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认识自己,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单靠转瞬即逝的碎片化的文字或视频所带来的的感官的愉悦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我们还是要从哲学去寻求终极的救济和慰藉。
第四,温故要远比知新重要。不知道喜新厌旧是不是人类的本性,读书的时候,总是想着可以看更多的新书,于是一不留神就会陷入为阅读而阅读的不归之路。
尽管,手里还有很多书没读完,但还是忍不住下单买新书。这个季度,读了几本以前读过的书,还有就是读了几本英文书,这让我意识到,精读和回顾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有思考的过程,更容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
吸取教训,本年度,不会再买 新书了,主要任务就是清理库存。这也算是断舍离的一部分。
本季度书单:
1、《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创作原理》
2、《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3、《这样写出好故事:玩转情节与结构》
4、《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5、《The Little Prince》(两遍)
6、《荆棘鸟》
7、《谁动了我的奶酪》
8、《The Gift of the Magi》
9、《把你的英语用起来》
10、《就这九百句玩转口语》
11、《1368个单词就够了》
12、《叔本华美学随笔》
13、《叔本华思想随笔》
14、《看不见的城市》
15、《性学与爱情心理学》
16、《性学三论》
17、《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
18、《李银河自选集:性、爱情、婚姻及其他》
19、《苏东坡传》
20、《动物农场》
21、《老人与海》
22、《罗生门》
23、《给投资新手的极简股票课》
24、《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25、《领导力21法则》
26、《历史的教训》
27、《倾城之恋》
28、《红玫瑰与白玫瑰》
29、《张爱玲私语录》
30、《红楼梦魇》
31、《瞧,这个人》
32、《失乐园》
3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2020/04/21 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