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土房子” 新沅江行(三)

“土房子” 新沅江行(三)

作者: 野心优雅44 | 来源:发表于2019-07-10 13:48 被阅读0次

按照约定,一部电单车到旅店接我,讲好去黄沙坪村60元,停留两个小时。如果超出约定,再加20元。

虽然加了衣服,带上手套,但是迎着乡下晨风,还是很有寒意。昨晚书店老板说,凤凰县的千工坪镇有一些村子保护得不错。没想到黄沙坪村就在千工坪镇的地域。如果说沈从文的笔下描述了一个又一个梦幻般的「桃花源」,那么我希望此行能够找到一个桃花源式的真实版,莫宪在黄沙坪拍摄的摄影作品就有那么点味道。

车子离凤凰古城越来越远,晨雾慢慢褪去,路上的车辆开始稀疏,不时有秀丽的画面出现在视线内。转入山区,电单车在山路上盘旋绕行,时而声嘶力竭,时而老鹰俯冲般无声而又急促,很快,在百度地图的引导下到达这个隐藏在群山中的小村落。

乡村晨景。

村子很幽静,鸟儿的啾啾叫声是村中唯一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大多是砖瓦水泥建筑。和村口小店店主闲谈,她的表情带有迷惑,说此时不是盛开桃花的季节,来这做什么?几句对话后问我去不去「土房子」,拿出莫宪拍摄的照片问是不是这个?她连声说就是没错。原来瑰丽隐藏在小山后面。

沿路绕过三个弯,一片黄墙黑顶的建筑群出现在眼前,它的前面是碧绿清澈的水潭、收割后的稻田,远方群山似乎要把这个接近于原始状态的土屋群轻轻地抱在怀里,让它免受现代工业的伤害、躲避都市人发出高声惊叹。

摄影:莫宪

石板路带着我在村落中前行,走到近处,斑驳的土墙、破旧的门窗、被遗弃的房屋,把我在远方进入的幻境推回到现实。在无需为温饱忧愁者眼中,这里是诗意,而土屋中的生存者面对的是贫瘠。

村中小径。

一个院落门前粉红色的「脱贫攻坚政策告知」吸引了我,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一项项扶贫政策清晰明了。吱一声,门打开了,一位戴毛线帽的阿婆望着我。方言的关系我们不能正常沟通,但阿婆邀请我进去。

阿婆望着我这不速之客。

颜色从屋外的光亮变成暗色,屋内正面一台冰箱,因为它的白色格外显眼,棉被、衣服杂乱地摊放在床上,我的视线不忍停顿,更不能让相机镜头看到。阿婆默默地坐到火盆前,拨弄炭火,水壶慢慢有了气息。语言的沟通是失败的,我的问话她似乎懂,又好像不懂。

阿婆屋中的电器。

「你是不是贫困户?」她摇摇头。


沉默。

她说养了一头猪,十几只鸡。这好像我听懂了,又没懂。懂,是因为看到了鸡,猪就没有见到,所有不敢说懂。

壶嘴吐出的白气逐渐粗且急促,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提醒我应当起身告辞--拜访广东某小岛上的麻风病人,医院院长用一个破旧的暖水瓶盖为我这个远方来客斟水,成为我的终身记忆。

告辞出门,有村民从门前经过。问那人这位阿婆为什么不是贫困户?对方没有任何反应。是听懂,还是没有听懂?

2018年12月17日(二)

转载于2019年2月3日香港文汇报

新记:“精准扶贫”是湘西人广泛议论的热点问题,涉及贫困标准的确定、生态搬迁后旧屋的拆除、猖獗一时的赌博风等等。续文将会多有谈及。

相关文章

  • “土房子” 新沅江行(三)

    按照约定,一部电单车到旅店接我,讲好去黄沙坪村60元,停留两个小时。如果超出约定,再加20元。 虽然加了衣服,带上...

  • 新沅江行 序

    香港文汇报副刊自2019年1月19日至6月29日连载我的“沅江行”游记,那是我第一次去湘西的记录,也是第一次写游记...

  • 反差 新沅江行(四)

    莫宪的这两张作品让我有爬到高处俯瞰小村的念头,尽管已经错过摄影的最佳时机。 几次努力、几次接近失足让我放弃这个念头...

  • 行船 新沅江行(十)

    如愿以偿,坐上从沅江去泸溪的船。这是一条为沿岸农民提供的交通船,每天只有一班,约三个小时行程,收费30元。 突突突...

  • “王夫之定律” 新沅江行(五)

    “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这是沈从文《边城》中的駢偶佳句。 春节过后是桃花绽放的季节。有500多...

  • “桃源”仙境 新沅江行(二十)

    如果说上午是沿江在迷雾与山壑中穿行,那么下午的雾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山,远离河岸;树,时密时疏。江水平缓,偶然看到...

  • 小溪村 新沅江行(十三)

    「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运就注定了应读一篇《桃花源记》,因此把桃花源当做一个洞天福地,人人都知道那地方...

  • 精准扶贫 新沅江行(十四)

    早早起床,顶着细雨赶早晨6点去码头的车。寂静中传来哗哗的麻将声,顺着声音望去,看到窗户透出灯光。 出行前看到介绍农...

  • 乡下人 新沅江行(十八)

    中午在五强溪镇用餐,镇上有些冷清,见不到几个人。船老大带我走进一家他熟悉的饭馆,店堂干净,却没有客人。员工说经济不...

  • 古镇褪「余晖」 新沅江行(六)

    今天的行程有些辛苦。 为了到沈从文当年登岸的浦市古镇,凤凰到吉首,吉首到泸溪,再由泸溪到浦市,接连转了三次车。这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土房子” 新沅江行(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xh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