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干什么去了?教你多少遍了?”妈妈的吼声要把天花板掀翻。
儿子拿着笔,愣愣地看着妈妈。
“看什么看,快写啊!”妈妈吼得更厉害。
儿子还是不动,妈妈气极,一巴掌甩过去。
儿子立即捂住眼睛哇哇痛哭。
这崩溃的一幕,是日前福州一位妈妈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情景。
儿子的眼睛又红又肿,妈妈慌了,医生说孩子的眼睛大面积积血,眼压升高,瞳孔都变了形,要马上住院治疗。
作为一名老母亲,我心疼孩子,也能理解妈妈恨铁不成钢的冲动和暴躁。
孩子写作业不认真,老母亲只要想到孩子成绩单上刺眼的分数,焦虑上升,火气上涌,行为就会有偏差。
在教育的大环境下,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压在父母心头的一块大石,是家庭和谐幸福的“晴雨表”。
不由想起一篇名为《教育焦虑,是如何让每个家庭“病魔”缠身的》文章里的一句话:
“中国的教育正日益成为每个家庭头疼、担忧、焦虑的事情,已经成了影响国人幸福指数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
父母为孩子上好学校焦虑,上课外班焦虑,考试成绩焦虑……
父母的焦虑,正在成为伤害孩子的危险武器。
- 1 -
被焦虑逼疯的中国父母
前不久,一名高三女生因没法静心做物理作业,妈妈竟让她吃“聪明药”。
女生的学习成绩短时间内竟得到大幅提升。
有家长得知消息,纷纷也买这种“聪明药”给孩子吃。
针对这种所谓的“聪明药”,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区科主任胡跃强指出,这种药含有哌醋甲酯成分,是卫生部门认定的第一类精神药品。
哌醋甲酯成分的作用机制和冰毒的主要成分类似,大量服用会让人上瘾。
“孩子吃这种药是会精神兴奋,精力充沛,不易疲劳,但却相当于吸毒。”胡跃强医生气愤地指出。
为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竟拿孩子的生命安全作赌注。
父母这样的做法太疯狂。
也许给孩子吃“聪明药”的父母很少,但为提升孩子学习成绩,做出一些伤害孩子的父母却很多。
比如那个嫌弃孩子成绩没超95分,而将孩子扔在高速公路上的妈妈。
和那对逼着5岁娃一年阅读500本书,每周写三篇英文日记的高学历父母。
无视孩子身心健康的教育,无异于谋杀。
去年9月16日,新浪教育发布了《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较焦虑”、“非常焦虑”,仅有6%为不焦虑。
前几天,天猫也发布了《2019天猫亲子消费报告》,报告显示:
近三年早教类、益智类图书增长创新篇。
考试书增长40.7%,童书增长27.3 %,育儿类图书增长20.2%,考试类、知识付费类3%。
教育费用的大量提升,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同时焦虑指数也越来越高。但太多焦虑只会让教育最终走向失败。
焦虑让人心理失衡,行为极端。
极端的行为必然带来极端的结果。
尼采说:“极端的行为来源于虚荣,平庸的行为来源于习惯,狭隘的行为来源于恐惧。”
被焦虑逼疯的中国父母,表面是为孩子,实质是为满足内心的虚荣。
父母只有抛弃虚荣,回归本心,才能让教育真正有效。
- 2 -
父母的焦虑正在毁掉孩子
“我太累了,想睡一会。”这是一个年仅8岁的男孩,躺在ICU病床上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孩子被送到医院时已多脏器衰竭。
在医生的努力下,孩子清醒了几分钟,但只说出了上面八个字就再度陷入了昏迷,没能醒来。
医生说孩子本来是有希望救回的,关键是孩子自己没有求生意愿。
妈妈听了医生的话瘫倒在地上,追悔莫及。
妈妈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给孩子报了很多课外班。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各种学习班填满,没有一点喘息机会。
孩子因学习压力太大,不堪重负而匆匆离开了这个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的世界。
孩子太累,只能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给自己放个假。
上百度搜索学习压力,马上出现很多孩子因压力大而轻生的新闻。
2019年4月16日 ,湖北云梦县一高一女生因学习压力大在学校坠楼身亡。
2019年4月15日,四川成都15岁少年因学习压力大跳楼。
2018年12月1日,厦门9岁男童因学习压力大坠楼身亡。
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每每看到让人心痛不已。
教育研究院发布调查信息显示,中小学生自杀原因,33%是因为家庭矛盾,26%是因为学业压力。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也显示,中小学生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生率在25.5%~44%之间,而诱发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家庭压力和学业压力。
焦虑让人无法对事物产生正确认识,同时对社会缺乏安全感,以致作出伤人和自伤的行为而不自知。
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说:“在焦虑的情形中,危险感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所激发和夸张了的,无能为力的感觉也是由个人自己的态度决定的。”
焦虑的父母,扭曲的行为,受伤的孩子,最终两败俱伤。但受伤最深的永远是那个无法选择,被动接受的孩子。
父母用力过猛,毁掉孩子一生。
- 3 -
放下焦虑,孩子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台湾著名脑科学家、心理学家洪兰教授曾作过“一个焦虑的妈妈,对孩子的杀伤力有多大”的一分钟演讲。
她说:“很多父母太过焦虑,焦虑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增加自己的精神负担,让孩子焦躁不安而已。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
10年连送3个孩子上顶级名校的母亲陈美龄。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其实是拼妈。
陈美龄从一线歌星到斯坦福教育学博士,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孩子。
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她从明星选择退隐,憋着一口气向世界名校的教育学进攻。
她顶着8个月大的身孕刻苦学习,考上了世界顶级名校斯坦福,攻读教育学博士。
她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先后将3个儿子也送进了斯坦福大学。
在演讲中说:“妈妈的焦虑会传染给孩子,这样教下去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都会痛恨学习。”
没有一个孩子天生不爱学习,很多时候是父母的错误教育方式打消了孩子对知识的兴趣。
父母放下焦虑,才能理智教育孩子。
优秀的父母,一生都在用自己的良好言行去感染孩子,而不是用“高压政策”让孩子的童年蒙上一层焦虑色。
马东曾说:“中国父母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成长中的焦虑转移给了孩子。”
培养一个精英孩子或许是中国父母的毕生夙愿,但这并不意味着拔苗助长,更不能剥夺孩子应有的天性与成为普通人的权利。
我们该给孩子的不是为他规划好的标配人生,而是教会他积极生活的态度和善于学习的智慧。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在于跑得慢,而在于跑得长远,坚持到达终点才会赢。
我们放下焦虑,保持一颗平常心,以陪伴的姿态,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引导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孩子才能跑赢人生这场马拉松。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