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愁死人!

作者: 晨曦初霁 | 来源:发表于2016-08-11 14:52 被阅读0次

    坚持星球 - 第十一篇 20160811

    一提到“打人”和“挨打”,几乎是每个家长,每个娃都会经历的愁人事儿。

    哦,不不,是家长的愁人事儿,至于,孩子愁不愁,还真不一定。

    听过一句至理名言,开篇先借来分享:不打人,或是不曾挨过别人打的童年,都不是真正的童年!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

    其实现实也许的确如此,童年原本就是打打闹闹的...

    但必须承认,对于这个话题,一直都备受争议,各方观点不一,也很容易造成父母的困扰与混乱。期待我的文字能够有幸与您产生共鸣~

    补充一点,大家如何识别最适合自己的那些观点方法呢?

      那就是:问问自己内心的感受。

      如果读过之后,你会感觉释然,可以让自己不再纠结,那么证明,这样的观点和内容是适合你的,它契合了你内心原本的价值信念;

      而如果读过之后,反倒令你越发纠结,那么,请暂时放下它。无论它正确与否,此时此刻,它对你都是无用的。纠结、沉溺于此,只会让自己和孩子都难受。)


    我们来看看孩子“打人”的几种典型情况:

    1,天然的攻击性

    精神分析心理学有一种观点,认为婴儿先天就带有攻击性的,这是小婴儿拥有活力和能量,并且渴望拓展、释放自身能量的一种表现。越具有攻击性的宝宝,越健康。

    而小婴儿的能力所限,他们的这种攻击性基本是无害的,对他人不构成任何影响,只是孩子天然的一种活力表达。

    此时,如果婴儿的“攻击性”被允许,不会激惹父母的强烈反应,孩子就会内在整合这些能量,并初步拥有了一个很好的自我认知,他们会认为这个充满了能量和活力的自己是被爱,被接纳的。于是,这些能量就是无害的,可以自然流动的。

    因此,如果父母看到小宝宝,对你挥拳、蹬腿,抓握、拉扯等等的动作,无需过激反应,眼中看到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小baby就好。

    2,社交的小动作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观察到,很多孩子会常常,毫无征兆的去“打人”,打完了可能自己还乐呵呵的。

    很多这类情形,其实只是我们的小宝贝,在逐渐学习社交的过程中,希望引起他人关注,渴望与他人建立连接的一种方式而已。

    他们毫无恶意,就如同,我们成人,如果我很喜欢你,可能就会很想过去和你拍拍肩,拉拉手是一样的。

    再大一些的孩子,还会将打闹、肢体冲撞作为游戏的一种形式,男孩们而尤其如此。我们以为人家在打架,其实人家玩的正high呢。

    这个时候,成人的斥责,会给这个本质友善的动作贴上了邪恶的标签,让孩子惊惶无措。甚至有些孩子会顺应标签效应,从此就真的学会了打人。“哦,原来这就是打人啊,你说我打人,好吧,那我就真的打给你看~”

    其实一些懂一点儿童心理的父母,对待这件事情,原本没那么紧张,真正让他们紧张的是:“挨打”孩子的家长的反应!

    如果此时,对方家长也了解孩子这些行为的原因,也会比较释然,这对于两个孩子和双方父母就真不是个事儿了。

    但如果对方家长不明就里,面露不悦之色,或摆出了一副挑衅,斥责,鄙夷你如此“纵容孩子”的架势。这真真会令到很多父母难以招架呢。

    一个建议送给面对类似困扰的父母:

    1,替孩子向对方道歉,道歉的目的不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做“错”了,而是因为,我们很抱歉,让对方家长感觉不舒服了。

    2,将自己的孩子抱离/带离开,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彼此理念不通,凑的太近只会争端不断,矛盾升级。

    3,拒绝的肢体语言

    还有一些孩子呈现出“打人”的动作,只是要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拒绝/不接受而已。

    “打”回去,只是一种肢体语言,就是在告诉对方“不可以”。

    这往往是孩子一种本能的肢体表达,却容易被父母误会为“攻击对方”。

    这时候,父母仍然无需上纲上线,只要平静的告诉孩子:“这样可能会弄疼弟弟,你可以告诉他,你不想这样。” 就好了。

    4,情绪的宣泄

    如果孩子是因为强烈的情绪,而通过打人来“泄愤”,来表达自己强烈不满的情绪,那么,这才是父母最需要关注,并且最需要帮助孩子的一种情形。

    此时,作为父母,可以中断孩子的行为,并且倾听孩子的情绪,例如,“能感觉的出,你真的是气坏了,真想好好教训对方一顿呢...”(倾听需要跟随孩子的情绪状态,亦步亦趋的理解孩子的感受,此处话束仅为举例。)

    我们的确不鼓励孩子以“打”的方式来助推情绪。

    而规范行为,制止打人的方法,不是指责,不是命令,不是威胁,更不是一巴掌扇过去,对孩子以牙还牙。

    而是,暂时中断+有效倾听

    孩子会通过我们的中断行为,理解到,打人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同时,孩子会因为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深深的理解和接纳,而开始回归理智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OK,面对孩子“打人”,亲爱的爸爸妈妈,你家娃会是那种情形呢?

    正确理解孩子,根据不同的情形妥善应对,才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好父母!

    篇幅所限,原本计划再聊聊孩子“挨打”,我们父母该如何是好,看来又要下一篇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打人”,愁死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fs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