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孔子说:“君子会固守正道,但并不拘泥于小信。”
谅:小信,为了一句无意义的话认死理。
贞:正道之信,必须遵守的公正原则。
孔子重“信”是有条件的,它必须以“道义”为前提,符合礼的规定才值得遵守。
15.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孔子说:“事奉君主,要认真办事履行职责,至于领取俸禄的事要放在后面考虑。”
15.39 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说:“我对任何人都可以教育,从不分族类。”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信仰之道不同,决不共相谋议事情。”
15.41 子曰:“辞达而已矣。”
孔子说:“言辞能清楚表达意思就行了。”
15.42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都坐下来后,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之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礼道吗?”孔子说:“没错,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师冕:乐师的名字,是一个盲人乐师。
这一章记录了孔子对待一个盲乐师的方式,具体,形象,传神。
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的成语
杀身成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言不及义、群而不党、小不忍则乱大谋、当仁不让、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
2019.3.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