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非暴力沟通-感受的根源(上)
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怪自己
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指责,我们先想到这确实是因为我的过错造成。这会导致自己陷入内疚、自责、不自信,甚至是厌恶自己。
第二种:怪别人
驳斥对方,你才是...... 这样会使问题得不到解决,只会越来越糟糕。
第三种:了解和接纳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这时候,我们与自己的情绪和解。我们知道自己听到这些不中听的话时候的感受(还记得昨天提到的“感受词汇表”么),我们这些感受是源于什么样的价值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也可以通俗地转化为"我看重..."的什么事情没有得到满足。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同事或是上司跟你说:你的工作,对我/团队没有帮助(好尖锐...其实虽然没有直面这样的问题,但是我想也许有些客气的话语下面,就是这样的OS吧)
好吧,我把自己代入了一下这样的场景:听到这样的话,我很吃惊、也很失望、同时觉得委屈。我热爱HR这份工作,希望我的工作是能给大家带来价值和帮助的——以上这些感受,我想在那样的时刻,应该是很难说出口。但是,至少我们试着不用自责、也不用“怼”回去的方式发泄情绪,而是搞清楚和接受自己的真实感受。真的,如果遇到这样的情景,听我的,试一下跟自己说这些话(写出来也行)。
如果有可能,在你的心里跟自己做完这个对话之后,不习惯性的自责、也不要反弹式的进入互怼。冷静一下接纳这份感受之后,然后用第四种选择试试看: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接着刚才,“我”的感受我已经表达了,OK,那么,是什么让对方说出这样的话?TA的需要和期待是什么?是否可以从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刚才的问题?我没有学过积极心理学,但是我想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也是一种境界。说实用点,就是奔着解决问题来面对问题。高级一点来诠释,就是怀着接纳自己之后的心态,接纳一切。
要选择哪种方式来面对生活的问题,等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管当时是怎么样应对的。之后可以试试用以上第三和第四种方式来反思一下可以怎么做,请相信我,我上周末刚试过,四个字:豁然开朗!
强调“感受来源于自身”,才能清楚地把问题指向内心,是"我“的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体会感受->未满足的需求是什么->说出需求。
我们把愿望说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并且,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如果把自己的感受理解成是别人带来,那么一种是因为指责,让对方不合作。还有一种是怪他人,让对方产生内疚,而做出当下的/短期的弥补行为。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对孩子:“你考得这么差,让妈妈感觉很失望。” 孩子会体会父母的痛苦,然后做出调整来迎合。但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减少内疚,而不是源于对学习的热爱。
试着用:“我(感到)...因为我...”这样的句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我尽量不用书中的例句,而是自己来组建。虽然也担心是否在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但是,必须要练习,才能感受。
试试看:
“孩子,你这次成绩没考好,妈妈感到有些失望。因为我们有过约定,你对自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果结合Parent Coach的方式来思考,总觉得这个例句不是那么太好。或是在表达真实感受之后,需要来个启发式提问...Anyway,说到学习,父母哪有那么淡定,我们很难一直都那么理性,能说出这样的话,应该是很理智了,先做到第一步)
“这位同事,刚才说到的问题,坦白说,我受了片刻打击。因为我真的很努力的在工作,或许是和你的沟通太少,导致了方向不对。所以,我想需要跟你确认一下,能否更清楚的说明,你需要我做什么来配合你,能更好的支持到你和团队呢?”(这么理智的对话,很难,对不对?——是的,确实很难,甚至不现实。但是,不得不承认,如果能用这样的思维来思考,刻意练习,哪怕先在心里,至少可以放下偏见,就事论事地看待问题,事情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Ok,电脑和我的电量都不足了,今天先写到这里,我对自己说,期待明天的分享!
2019-04-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