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论语》讲堂留影20

《论语》讲堂留影20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3-08-01 07:37 被阅读0次

    2023-8-1 二十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语音整理
    这个第五章可以说是孔子的千古名言,至今呢,仍然被广泛的沿用。里边的一些词句呢,有些是成语,有些成了习语。总之呢,对后世影响比较大。他就是通过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从事的主要活动,来概括他的这个一生的基本状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有五”,就是15岁的时候。孔子说自己呢,15岁而志于学。啥叫“志”?我们来看,就是一个读书人其心之所在。那孔子的心在哪儿呢?15岁的时候,“志于学”,开始致力于追求学问。这个学不是我们说的儒家学说,因为孔子在15岁的时候呢,儒家学说还没有创立。
    那这里边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孔子15岁开始致力于学习,用我们今天的观念来说呢?学习已经晚了,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我们知道15岁在今天大概已经是高一了。你看是不是这个样子呢。显然,孔子的学习生活不是从15岁开始的,应该和我们现在人差不多啊,五六岁就开始进行启蒙教育了。在这里边说“志于学”,就是致力于某种特殊的学问,是从15岁开始的。我们翻一翻以前的这个典籍的记载,发现这个时候呢,孔子开始致力于周礼的学习,那前面的这个启蒙阶段呢?应该学的都是当时社会生活里边的基本常识啊,具体内容我们无从考究。
    第二,我们知道孔子虽然出身于贵族,但是呢,到了他的父亲叔梁纥的时候呢,这个家道呢已经中落了。孔子的母亲是叫颜徵在,是在17岁的时候,与年近70的叔良和野合而生。也就是说孔子是个私生子。
    在当时那个时代呢,野合之事虽然不像后世那样被人歧视。但是呢,毕竟使颜徵在无法在孔家取得一个正式的名分,那孔子呢,也就无法享受一个正常贵族生活的待遇。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呢,叔梁讫就去世了,那这样一来,孔子和他的母亲啊,就成了孤儿寡母,生活就比较艰难。
    由于孔子家境贫寒,所以他的这个少年时代呢,是一边劳动一边学习。所以孔子他自己都说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就是说因为小时候比较贫贱,所以干过很多卑贱的事儿,比如说当过吹鼓手,还做过一些杂役啊,还放过牛,还给人家当过仓库的保管员。
    但是呢,他却生性好礼,在小时候做游戏的时候儿,就常常摆弄那些各种祭器,学习大人祭祀时候的这个礼仪动作。每入这个太庙呢,都比较勤奋啊,询问各种礼器的名称啊用途用法。所以呢,我们说他15岁的时候致力于学,学的是周礼。
    这是我们说的第一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们来看人在40岁之前,他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三十而立,到了30岁的时候,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贵族男人,应该有所立。那立什么呢?这个立指的学有所成啊,还是他的德有所得呢?
    那这一点呢,后面的争论就比较多啊,有人说是学有所成,有的认为是德有所得。三十而立嘛,就是说成家立业了。但是我觉得呢,这个三十而立恐怕指的是物质生活方面,就是能够安身立命,你先能够养活自己。
    因为一个人在求学阶段,他经济上的来源呢,大多都是家庭的支持,或者是家族的支持。但是你如果到了30岁,还依靠外来的援助才能够生存,那说明你前面的这个努力是失败的,这里边恐怕是自身的原因。
    这个30呢恐怕也不是一个绝对严谨的数字,我们理解成30岁左右吧。接着看“四十而不惑”。
    一个人为什么会有疑惑?恐怕就是对事物的发展看不清,或者是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没有能力面对现实,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从而产生的困惑。“四十而不惑”,那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贵族,那么你到了40岁的时候儿,你的知识储备应该达到了一定量的积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也得到了锻炼。那如果在40岁的时候,你还对社会生活充满了疑问或者是迷茫,那只能是自己的修为不够,或者是自己的能力的不足。
    “五十而知天命”,而这句话应该是争论最大的,就是天命,能否知天命?
    我们知道,孔子成年以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各国之间呢是往来奔走,来传播自己的思想。其实呢,是想取得诸侯国国君的信任,来任用他,让他去做官,来施展他的抱负。
    这结局当然我们都知道了,没有能够成功,最后呢,惶惶如丧家之犬,又重新回到了鲁国。这个时候呢,他开始转而研究周易,就是易经。
    对于易经呢,我们存在着很多误解,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占卜之术,也就是教你咋算卦的。我们知道易经呢,是可以用来算卦。但是它的功能呢,绝不仅仅是算卦。
    我总结易经的这个作用是从这两个方面啊,第一,它是一种世界观。就是教我们如何去观察世界;第二种呢,易经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就是我们观察了这个世界以后,遇到的问题如何去解决。
    那是谁赋予了易经这两个功能呢?我觉得就是孔子。因为周易啊,他最初很简单,只有64个卦象。是通过孔子的整理,使他逐渐的具备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孔子呢,为此专门写了十篇文章。这十篇文章包括,专门讲乾卦与坤卦的文言传,还有说卦传、序卦传、彖传等等,我们不再一一列举。以后呢,我们有机会呢,会来详细的说它。
    这十篇文章呢,后来就被称为十翼,翼就是翅膀。这个意思就是孔子呢,给周易呢插上了一个腾飞的翅膀,让它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正是由于他完善了周易这个思想理论体系,所以他在晚年意识到了天命的重要性。
    那孔子在晚年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就说,如果早十年时间让我研究周易,那么会让我少走弯路。那实际上他这时候已经意识到他周游列国呀,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实际上是浪费了时间,当然从而也让他知道了什么是天命。
    一个人以五十为界,就开始逐渐走向成熟了,“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啥意思呢?由于他知道了天命,耳顺那实际上就是难得糊涂了。能够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对,他可以听;你的意见不对,他也可以听,只不过呢不去执行啊,呵呵一笑就过去了。那“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那到了70岁,这思想上更成熟了,心里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虽然没有了这些约束,但是呢,又不违反礼制规矩。那可以说到了六十七十岁的时候儿,他这个思想境界呢,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前面的安身立命开始进化到安心立命。
    补充一点,就是这个知天命的意思呢,就是指对自己命运的把握权,决定权。而不是简单的去听天命,去认天命,去信天命。也正是因为如此呢?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儒家思想解释为是入世。而把道家思想呢,解释为出世。虽然不一定严谨,但是呢,也有它其中的一些道理。今天呢,我们的讲解就到此结束。(饮酒扬波整理)

    〔注〕叔梁讫hé,孔姓,名起讫,字叔梁,因此被称为叔梁讫,因为古人喊人名的习惯是字加名,先字而后名。

    杨伯峻译注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注〕

    有:同又。古人在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多用“有”字,不用“又”字。

    立:《泰伯篇》说:“立于礼。”《季氏篇》又说:“不学礼,无以立。”因之译文添了“懂得礼仪”几个字。“立”是站立的意思,这里是“站得住”的意思,为求上下文的流畅,意译为遇事“都有把握”。

    不惑:《子罕篇》和《宪问篇》都有“知者不惑”的话,所以译文用“掌握了知识”来说明“不惑”。

    天命:孔子不是宿命论者,但也讲天命。孔子的天命,我已有文探讨。后来的人虽然谈得很多,未必符合孔子本意。因此,这两个字暂不译出。

    耳顺: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它讲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觉牵强。译者姑且作如此讲解。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字有作“纵”字的,皇侃《义疏》也读为“纵”,解为放纵。柳宗元《与杨晦之书》说“孔子七十而纵心”,不但“从”字写作“纵”,而且以“心”字绝句,“所欲”属下读。“七十而纵心,所欲不逾矩”。但“纵”字古人多用于贬义,如《左传》昭公十年“我实纵欲”,柳读难从。

    李零讲解

    这段话很有名,谁都用它讲自己,以为是人生的指导原则。读它,有两点要注意。第一,这是孔子讲自己,话的头一个字是“吾”。既然是“吾”,可见是讲他自己的人生体验,不是讲别人活到某个年龄该怎么怎么样,也不是泛泛总结,说大家到了某个年龄该怎么怎么样。第二,孔子从15岁讲到70岁。他这一辈子,总共活了73岁,我们可以断定,此章的年代是前482—前479年之间。比前482年早,不可能;比前479年晚,也不可能。他是在70岁以后,回顾自己的一生,说了这几句话。每句话,都是他生命的一个片断。前人说,它是孔子的“一生年谱”(明顾宪成《四书讲义》),或“一生学历”(程树德《论语集释》),有道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15岁,古人叫“成童”,是小学毕业该升大学的年龄。我国古代,只有小学和大学,没有中学。孔子少年老成,在这个年龄上,立志要做学问。现在的孩子不一样,15岁,正值青春期躁动,最闹,俗话说,“十五六,狗都嫌”。……“WG”的火,就是从这帮孩子点起。红卫兵的诞生地是圆明园,发起者是清华附中的学生。破四旧、打流氓、大串联、复课闹GM、打架斗殴、拍婆子、上山下乡,“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这个年龄。这个年龄,西方叫teenager(一般指13—19岁的半大小子和半大闺女),他们打架、泡妞、吸D、听摇滚,邻居怕,家里操心。美国法律规定,16岁以上可以开车、喝酒,脱离父母,搬出去住,这是他们的“成童”。

    “三十而立”,中国古代,15岁是一大坎。比它晚,20岁也是一个坎。20岁,古人要为男孩举行冠礼(戴帽子礼),即成丁礼,表示他已长大成人,但孔子没讲。他看重的是30岁。30岁,为什么说“而立”,清宋翔凤说,是“壮而有室”(《论语发微》),[插图]即我们常说,有了老婆孩子,才有社会责任感的年龄。但孔子早婚(以现在的标准讲,有点早),19岁娶媳妇,20岁有孩子,照此说,该是“二十而立”,可见不对。另一种解释,是孔子自己的说法,即“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20.3),明顾宪成说,立不立,关键是知礼,只有知书达理懂人事,才叫成人(《四书讲义》)。这种说法更合理。孔子出名早,27岁跟郯子学礼,30岁以知礼名。齐景公和晏婴向他问礼,就在这一年。可见“三十而立”是这个意思。

    “四十而不惑”,孔子在鲁国出名后,开始出国游学找工作。34岁,他到周都洛阳,向在王室图书馆当差的老子问礼。35岁,他到齐国找工作,齐景公说,不好安排。前一事,有人怀疑,但后一事,毫无问题。孔子短暂出国,回到鲁国后,没官可做,只好死心塌地做学问。35岁以后,50岁以前,他一直在家读书习礼,教书育人。40来岁这阵儿,他全力治学,越学越明白,当然也就“不惑”了。

    “五十而知天命”,什么叫“知天命”?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到底能干点什么,命中注定该干点什么。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20.3)。他认为,学习的目的,是造就君子,君子的使命是做官;读书一定要做官,没商量,但什么时候出山,在谁手下干事,全看天命如何。鲁昭公时,机会未到,孔子只能埋头读书,自娱自乐。鲁定公即位四年后,孔子47岁,阳货请他出山,他没答应,一直等阳货出亡,才肯出山。他出来做官是51岁,正好在他“知天命”后。孔子“知天命”,据说和学《易》有关。如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孔子世家》)“晚”是多少岁?司马迁没直接说,但他引用的孔子语,是出于《论语》。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7.17)。皇疏说,这是从45或46岁,加上几年,到50岁。邢疏说,这是从47岁,加上几岁,到50岁。也就是说,他是因为学《易》,知道自己该出来做官,才出来做官。所以第二年,他才出来做官。这是汉代的说法。

    “六十而耳顺”,什么叫“耳顺”?比较费解。我把我的猜测说一下。第一,我们要注意,古人所谓聪明,聪是听力好,明是视力好。尽管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耳朵比眼睛受时空限制小,古人认为,耳朵比眼睛更重要。比如圣人,圣人都是绝顶聪明、天生聪明。圣,古文字,与听字和声字同源,主要就是指耳朵好,善于倾听民间疾苦,善于接受贤达劝谏。第二,我们看孔子年表,60岁前后,他在干什么?原来,55岁到68岁,他正在周游列国,到外国找工作。孔子一路颠簸,很不顺心,但他很虚心,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什么挖苦话,他都听得进去,就连郑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他也点头称是(《史记·孔子世家》)。我想,60来岁的人,阅世既久,毁誉置之度外,爱怎么着怎么着,这可能就是“耳顺”吧?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最高境界,分寸最难拿。小孩倒是从心所欲,但大了,就不许撒泼打滚。孙悟空大闹天宫,也是从心所欲,但大闹,还有什么规矩?受戒出家后,规矩倒是有了,不听话,还有紧箍咒,但这么一来,还有什么从心所欲?两全其美,太难。人活着,就有规矩管着;死了,才彻底自由。孔子活了73岁,和今天中国的平均寿命比,好像算不了什么(现在的平均寿命是72岁),但按过去的标准,已经活过梭儿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一个抽象标准,人之将死,离自由最近,或许近之。豁达的人,活明白的人,不只耳顺,心也顺了,物我两忘,没什么舍不得放不下的,这叫“从心所欲”。“从”有两种读法:一种是读如本字,指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还有一种是读为纵,什么都放得开,放胆放言,想干啥干啥,意思差不多。“不逾矩”,是无法中有法,怎么干怎么对头,处处合乎规矩,虽有规矩,不碍自由。规矩是什么?当然是礼。

    孔子志在天下,但命途多舛。他这一辈子,从“志于学”到“而立”到“不惑”,主要是学习;从“知天命”到“耳顺”,主要是求仕。然而结果怎么样?晚境孤独而凄凉。孔子以68岁高龄回到鲁国,几乎每年都有伤心事:69岁,儿子死了;71岁,绝笔《春秋》,颜回病逝;72岁,仲由死于卫。然而,最奇怪的是,过了70岁,即将走完人生旅程的他,却说他已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死亡是最大的解放。人,只有活到头,才能活明白,但很多人,到死都不明白。

    大家读这一段,不妨对比一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王国维讲“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寻找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穷追不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如愿以偿。

    孔子是赍志而殁,并非如愿以偿。王国维更惨,跳了湖。

    前些年,中华书局出版过一套《人生借鉴译丛》,就是按孔子的话编译,外国的名人在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上有什么感受,大家可以看一下。(孔子的一生)

    张居正直解

    从字,解作随字。逾,是过。矩,是为方的器具。孔子自叙其从少至老,进学的次第,说道:“我从十五岁的时节,就有志于圣贤大学之道。凡致知力行之事,修己治人之方,都着实用功,至忘寝食,盖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到三十的时节,学既有得,自家把捉得定,世间外物都动摇我不得,盖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进而至于四十,则于事物当然之理,表里精粗,了然明白,无所疑惑。盖见之明,而无所事守矣。进而至于五十,则于天所赋的性命之理,有以充其精微,探其本原,而知乎所以然之故矣。又进而至于六十,则涵养愈久,而智能通微。闻人之言,方入于耳。而所言之理,即契于心,随感随悟,无有违逆而不通者矣。又进而至于七十,则工夫愈熟而行能入妙,凡有所为,随其心之所欲,不待检点,无所持循而自然不越于规矩法度之外,盖庶几乎浑化而无迹者矣。是吾自少至老,无一念而不在学,无一时而不在于学,故其所得与年而俱进,过此以往,未之或知矣。”夫圣人生知安行,本无积累之渐,犹自言其进德之序如此,然则希圣希天者,岂可少懈于日新之功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ne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