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僧不语禅

作者: 澧之谣 | 来源:发表于2018-05-09 08:09 被阅读255次
    《孤鸟图》

    “浮沉世事沧桑里,尽在枯僧不语禅。”清代临川县令胡亦堂用这样两句话来评价他的好友“八大山人”。

    何谓“不语禅”,我不甚了解。“八大山人”这个名字,我也只是耳闻而已。直到翻开《生命清供》第十一章《口如扁担》。

    “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原名朱耷,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人屋、道朗等。“八大山人”一生坎坷,据说,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他先是削发为僧,后又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与世隔绝,常年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

    “八大山人”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画,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

    《口如扁担》,文章的这个标题令我惊讶不已,细读文本,方才得知是取材于光寂禅师:“眼似木突,口如扁担,无问精粗。”一语。“口如扁担”是对闭口不言时嘴型生动的描述,其含义在于说明“八大山人”“个相如吃”的特征。

    “个相如吃”是“八大山人”晚年画作中常用的落款,他是要告诉人们,我是一个口吃的人,不擅长表达,故而常闭口不言。其实,“八大山人”是否真的口吃,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用这样一种态度,表明了自己对人生,对哲学的思考。

    “八大山人”入佛门,习佛法,他以“哑”作为自己的标记,就是要表明他对“不语禅”的理解与践行。

    禅宗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本心,见性成佛”的十六字心传。禅宗主张用极简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甚至是不用任何语言,只是通过修行者最原始、最本真的智慧达到明晓世界,明晓生命的境地。禅宗主张用个人智慧认知世界,反对立言、立文,其实质是对佛教中“自性”的强调。禅宗认为,不立文字的禅,才是真正的般若。佛性的修养,不靠言辞说教,而是要靠自己内心所悟。

    “八大山人”,自幼受祖父、父亲熏陶,很小就显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也养成了敏感,脆弱的艺术家气质。明朝灭亡以后,他感到极度的痛苦,为躲避灾祸,削发出家,其间潜心书画,装聋作哑。其实,“八大山人”并不是真正的聋哑,只是他不愿说话,他要用聋哑来表明他对世道的态度,合于心则言之,不合于心则“口如扁担”。

    “八大山人”在他的画作中常以“驴”字落款,称自己是个“山驴”、“驴屋”、“驴汉”。出家人往往在名字中要避开“驴”字,而他却偏钟情于这个“驴”,这也让人很是不解。

    其实,在“八大山人”眼里,“驴”与“非驴”并没有什么区别,这正合禅的精髓“平等一禅心”。在佛教中,诸佛如来法身平等,万物众生皆有佛性。人与众生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出家人当以平常心看待万事万物。

    “八大山人”生活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动荡时期,由王公贵族转眼变成落魄僧人,再由佛门弟子转而成为道观主持,生活的变迁可谓多矣,这多舛的命运让他看透了生活的本质。

    曾经有个和尚问赵州大师:“二龙争珠,谁是得者?”赵州大师说:“老僧只管看。”“八大山人”便是这个“只管看”的老僧。这里的“只管看”并非袖手旁观,而是以平常心看待时间的争斗,不争,不辩,内心平和澄净,让自己的心性得到绝对的自由。冷眼看世界明明暗暗,从容对世间得得失失。无心于物,一切如如。

    “八大山人”的落款常常连笔写成“哭之笑之”的模样。实际上,他确实常常哭哭笑笑,疯疯癫癫。哭笑与疯癫,正说明了他对俗世是是非非的超越,他将人心退去,他让天心涌起,在他看来,大是即是懵懂,懵懂就是大是。

    “八大山人”曾有一首题画诗:“远岫近如见,千山图画里。从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远处的云霞在眼前飘逸,连绵的青山在画里巍峨,云卷云舒,花开花谢,全在他心灵的“壶”中涌起。

    这是怎样一种清净自适的境界!

    e  �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枯僧不语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ogrftx.html